2)第243章 封禅永理,孙权背刺_蜀汉我做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鼎的隆中对,并不能掩盖刘备、诸葛亮之间在政见上的分歧。

  君臣相合这样的传说,只能是传说。

  刘备依靠的谋士,也不只是诸葛亮一人,庞统、法正、李严等人,都是刘备倚重的亲信谋士和官员。

  从蜀汉一朝来看,直到刘备的去世,诸葛亮才始总揽蜀汉大权,逐渐的消弥了李严等人的影响后,这种分歧才渐渐平息。

  ——

  封禅永理。

  联起来念,正好是刘备四个儿子的名字。

  封禅是大型帝王祭祀活动,永理意为永远治理天下,刘备称帝之心昭然若揭。既然马上要当皇帝,刘禅、刘永谁更适合当皇位继承人,也让刘备犹豫不决起来。

  从法理正统上看,刘禅肯定是最合适的。

  但刘永有吴夫人支持,有巴蜀的士族在背后撑着,实力不容小视,万一有变,动荡在所难免。

  刘备被皇帝位子影响心绪,又被荆州士人蒙蔽了眼睛,没有察觉到孙权已经悄悄从合肥一线调回军队,南郡和荆南一带处于吴军兵锋之下。

  终南山下。

  刘封换上锦袍,骑上白鹤,在张敏、貂蝉两位道友的相送下,回转南郑。

  临别之时,刘封给张敏留下了“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心学名言,简而言之就是知行合一的意思。

  这句话让张敏深感震憾,就连对刘封沉迷双修有些意见的貂蝉,也不禁怀疑自己猜测错误,刘封还真有学问,并不是见色起意之徒。

  张敏、貂蝉如何看法,刘封已无暇关心。

  他现在只感到庆幸,要不是早派了邢道荣和焦仲卿南下,吕蒙的小动作还真发现不了。

  孙权、吕蒙开始背刺行动,盛极而衰,关羽要败亡在即了。

  骄傲无比的关二爷,把人际关系搞得一团糟,为了督促军粮辎重之事,得罪了留守后方的众多荆州官员,让他们心生异志。

  雷脩、邢道荣这个钉子发挥了作用,来信报告乐乡一带发现吴军部队调动,似有威胁武陵的迹象。

  雷脩已经紧急调动雷部部曲在夷陵集结,邢道荣已经飞报蛮王沙摩柯,邀其下山来助战。

  与此同时,雷脩也向好友零陵北部都尉习珍示警,希望习珍所部向佷山方向靠拢,以便和雷部合兵一处。

  奉刘封所令,打入荆州从事府的焦仲卿送回的情报,则更加的触目惊心。

  杨仪在任的时候,任用了一批的荆州士族官员,这些人与江东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等到了郝普任江陵太守时,从事潘濬等人更是变本加厉,把军中的辎重、粮秣贩卖给了吕蒙。

  潘濬这么做,有他的倚仗。

  除了杨仪之外,尚书台的尚书令蒋琬是他的表哥,左护军刘敏也是他的表哥,蒋、刘两人虽然年轻不大,但却是刘备、诸葛亮都器重的年轻俊彦。

  回转南郑之后,刘封向糜夫人、孙尚香说了下荆州有变后,立即引亲军登上船只沿沔水东归。

  孙尚香送到渡口。

  她的脸色略有些浮肿,看得出来,昨晚上没有睡好,孙权无义,让孙尚香夹在中间,倍感焦虑和不安。

  刘封张开臂膀,紧紧的抱了她一下,凑近耳边安慰道:“夫人放心,孙权是孙权,你是你,在我心里,不一样。”

  “这一回,我会让那些破坏联盟、追杀我们的小人,付出代价,让他们知道,我刘元通报仇,十年不晚。”

  刘封语气坚定,目光炯炯。

  他等这一刻已经很久了,孙权、吕蒙若不背刺,那刘封就只能干等了,他总不能带着军队直接和孙权开战。

  现在好了,孙权露出狐狸尾巴了。

  刘封再下手攻打吕蒙等人,就名正言顺,不用再顾及什么。

  从历史记载来看,吕蒙这个老朋友,老对手,这一次肯定会渡江而来,刘封要给吕蒙一个深刻的教训,让他知道知道,暗算他刘封的下场,会是什么?

  半夜醒来,看到是可许久兄弟1500的打赏,心潮膨湃,披衣起,码字回报,感谢诸位兄弟鼎力支持!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