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七十四章 新车研发5_重生香江之大亨成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一名女工程师在那边沉思,看样子也是有些担心。

  混合油料动力,一直存在梦幻中。当年二战期间德国也曾经掌握过此类技术,但并不是很成熟。也不知道黑云这帮工程师是如何做到的,简直匪夷所思。

  混合油料动力发动机,也是在整理从波兰带会来的资料中发现。德国天才科学家已经把很多技术问题解决,只不过还没有最终验证,战争就已经结束。

  其实不止混合油料发动机,还包括煤转油技术。只不过应有起来比较麻烦,现在只有一个小规模团队在深入研究。

  短期内包子轩不打算去普及,毕竟煤转油成本实在是高得离谱。

  越是整理当年德国留下的资料,包子轩越是震惊。1936年到1943年期间,德国先后建立了11套煤炭液化设备。到1944年,德国煤转油数量达到巅峰,总共有400万吨燃油是通过煤炭液化而来。

  直接支持了空军三分之二和陆军一半的油料,可见其疯狂程度。

  不过相比较而言,煤转油成本要高太多。一个年产100万吨的转化厂,需要超国10亿美元的投资;每年更是要消耗掉500万吨原煤,以及1000万吨水。

  要不是没有办法,谁会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毕竟通过煤炭转换过来的油料,有很多先天不足。相比起传统石油提炼化出来的油料,有太多劣势。

  这也是德国工程师能够研发出,混合油料动力发动机的直接原因;毕竟要考虑油料的诸多问题。看来有些事情还真是逼出来的,至少在德国人工程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这些都便宜了包子轩和黑云集团,要不然哪有那么容易研发出成果。可以说包首富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看问题,高度和距离已经足够。

  动力方面需要不断测试,最后还是要靠实验数据说话。

  作为一款军用产品,防护能力非常关键。

  包子轩继续问道:“防护装甲研发的如何,能否满足美国军方的要求。”

  虽然不一定只为美国军方研发,可一切还是要以他们的技术指标为蓝本。此时美国军方具有权威型,更是能够定义下一代军车作战要素的国家。

  军用产品安全性必须得到保证,这里不止有使用安全,还包括作战安全。没有强大的防护能力,那个国家都不会采购。这与关系和交情没关系,谁都不敢让士兵使用有安全隐患的武器装备。那样的话,即使不引起哗变,也容易被手下人打黑枪。

  军队是国之大事,不可以敷衍和马虎。国家领导层,和军队将军们不敢冒着如此大的风险,使用装甲防护能力不足的军车。

  装甲方面包子轩找到德国蒂森和克虏伯公司合作,这方面两家企业拥有绝对权威。至少在装甲强度方面,绝对是世界公认。

  此次以蒂森公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