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9章 诸葛乔见刘封,兄弟情深才能断金(1_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9章诸葛乔见刘封,兄弟情深才能断金(1225)

  关羽对南乡郡的山川地理并不陌生,毕竟刘表在的时候刘备曾在新野和樊城一带驻兵。

  了解附近的山川地理是一个优秀将领的必备素质。

  良久。

  关羽的丹凤眼微微睁开,眼神多了果决:“阿乔此计可行。”

  “平儿对南乡地理也颇为熟悉,可让平儿前往设伏。”

  诸葛乔又道:“房龄跟南乡接壤,房陵太守是孟达任命的偏将邓辅。”

  “我以为,可给邓辅下令,令其配合偷袭南乡郡治所南乡城,让傅方退无归路。”

  “锁住了南乡,曹操就无法让长安的兵马走武关驰援。”

  关羽斟酌道:“孟达初定房陵,人心未附,邓辅若是出兵偷袭南乡城,恐有人告密。”

  “若让傅方提前觉察,反让邓辅和平儿都陷入危险,此举不妥。”

  “不如调秭归的刘封入房陵,待平儿伏击了傅方后,再遣刘封抢南乡。”

  关羽这一分析,诸葛乔也觉察到自己疏忽了。

  邓辅虽然是房陵太守,但只是孟达麾下一偏将,若留在房陵还能震慑宵小。

  若邓辅离开了房陵,很难保证原房陵太守蒯祺的旧部不会趁机告密。

  行偷袭的事,最核心的就是藏踪匿行,若不能隐瞒行踪,这偷袭不成反而会中了对手的伏兵计。

  至于调刘封入房陵,诸葛乔心有犹豫。

  虽然诸葛乔让费诗暂留秭归开导刘封,但费诗能否成事还两说。

  想到这里,诸葛乔提议道:“君侯若直接给刘封下令,刘封未必肯听。”

  “不如我亲自去趟秭归,再与刘封同往房陵,也能了解房陵的真实情况。”

  “蒯祺虽死,但家父阿姊尚在房陵,于情于理我都得去一趟。”

  关羽细思片刻,道:“如此也好,阿乔速去速回。”

  刘封在秭归,诸葛乔原本的想法是让刘封在秭归策应江陵。

  然而局势变化,往往不由人,那个时候的诸葛乔还在想着水淹七军。

  如今庞德被斩,诸葛乔对实战的领悟又多了几分,干等水淹七军这种方案的实施显然不太适合。

  那么趁着于禁尚未抵达,调刘封入房陵,试探孟达的反应就很有必要了。

  王平尚未归来,送往西川的信诸葛亮和刘备是什么反应诸葛乔也不清楚。

  诸葛乔需要多留些后手,才能及时的应对随时都可能突变的危机。

  樊城到房龄有水路,房陵到秭归则多为山路。

  关羽分了一艘战船给诸葛乔,又给诸葛乔配了五十名好手。

  毕竟只有诸葛乔,关羽也担心路上会出事。

  诸葛乔也不耽误,与关羽商讨了部分细节后,就率众前往秭归。

  诸葛乔没有绕道去房陵的治所房陵城见房陵太守邓辅,而是直接来到了秭归。

  听闻是诸葛乔到来,刘封遂与费诗连忙出城迎接。

  军师将军的嗣子,刘封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