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4章 法正相随,诸葛乔的后手(725)_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4章法正相随,诸葛乔的后手(725)

  “何人?”刘备目光微凛。

  诸葛亮凝声道:“尚书令、护军将军,法孝直!”

  刘备踌躇不决:“孝直在汉中染病,如今正在府中休养,这个时候让孝直同往永安,是否有些不妥。”

  刘备在荆州的布局,法正知道的少。

  倒不是刘备不信任法正,而是刘备不想让法正太操劳,遂让法正在家安心养病。

  即便是尚书令要负责的公务,也未正式交接给法正,就怕将法正累坏了。

  在汉中的时候,刘备打红了眼不愿下战场。

  法正为了劝谏刘备,直接挡在了刘备面前,背对曹兵的弓矢,更说出“主公若要求死,请让我先死”的话。

  故而在刘备心中,法正的地位是很高的。

  诸葛亮如刘邦身边的萧何,可以让刘备出征在外无后顾之忧;法正如刘邦身边的张良,可以让刘备在出征在外有人能洞机决策。

  诸葛亮委婉而道:“大王,我亦知让孝直带病出征,有违君臣之谊。”

  “然而荆州变局复杂,除了孝直外,无人可助大王在永安洞机决策。”

  “孝直又跟孟达交好,有孝直在永安,孟达定会尽心协助云长。”

  刘备蹙眉,听懂了诸葛亮的隐喻:“军师的意思是,孟达会不听云长调遣?”

  诸葛亮斟酌用词:“孟达虽有将才,但为人恃才好术。如今又得了上庸,心气高傲,未必会对云长心服。”

  “云长为人,又向来只敬谦逊贤者和豪气英雄,未必瞧得起孟达。”

  “用兵最忌将与将的争执,有孝直同往永安,或可避免争执。”

  “这平日里各镇一方倒也无事,可如今荆州变局复杂,容不得有半分疏漏。”

  “还请大王细思!”

  刘备眉头更是紧锁。

  诸葛亮看似两碗水端平,既不偏袒孟达,也不偏袒关羽,只给刘备说大局。

  然而这话里话外,却是对孟达的不信任。

  刘备都到永安了,孟达若还要跟关羽起争执,孟达这是瞧不起刘备吗?

  “军师虽然不明说,但对蒯祺的死还是有些心结吗?”

  “阿乔也曾说,担心封儿跟孟达起争执,所以提议封儿去秭归。”

  “孟达为人,哎,头疼啊。”

  刘备顿感头疼。

  这家大业大了,麾下众人的利益调和就越来越困难了。

  刘备也想挑选德行能力都超绝于世的贤才,这样麾下文武个个儿都能和睦相处。

  然而事实是刘备缺人,没得挑。

  故而,当廖立在长沙犯下大错后,刘备依旧任命廖立为巴郡太守。

  不是刘备不想责罚廖立,而是责罚了廖立,那么肯替刘备效力的贤才就更少了。

  大猫小猫就这么几只,有得用就不错了,还要挑剔?

  若不是糜竺糜芳诸葛乔联名上书弹劾潘濬,再加上荆州局势容不得差错,刘备连潘濬都不想换。

  马良有才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