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章 君侯啊,这战报要报忧不报喜(525)_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平鲁城,平鲁城的胡修本就败了一阵,如今又心中惊疑,料其不敢轻易支援樊城。”

  “曹仁要守住樊城,定会向长安的曹操告急求援。”

  “长安到樊城,虽有千里之遥,但沿途都是曹操的控制区域,曹操若是调兵疾行,十五日内就能抵达。”

  “倘若是走司隶或其余处调兵,时间会更短,留给我等攻樊的时间依旧很少。”

  “故而我以为,原计划无需改变。”

  “樊城可围不可攻,不急于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在于如何有效的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曹操的有生力量。”

  “以逸待劳,围点打援,先破曹操援军。”

  伟大的战略家曾言: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要牵着敌人的鼻子跑,而不是被敌人牵着鼻子跑。

  诸葛乔的想法跟关羽不谋而合。

  关羽抚髯赞道:“阿乔言之有理。曹仁在樊城,短时间难以破城,兵卒攻城疲顿,又会影响我军士气。”

  “先解决了樊城的援军,再孤立樊城,樊城就不攻自破了。”

  聊完了对敌军务,关羽又准备给刘备写战报。

  这初战告捷,自然得给刘备报个喜讯。

  刘备初任汉中王,这得有战功来平息境内不服的声音。

  这境内的人多了,自然就不是人人都会觉得刘备称王是合理的。

  刘备需要一场大胜来让境内的士民心服。

  “君侯,我以为这捷报得缓缓。”诸葛乔劝阻道:“君侯若写捷报入川,那大王想出兵协助君侯的决定,就可能被众人以西川疲敝为由劝阻。”

  “要送战报,就得写襄樊战事吃紧,曹操暗中调兵来抢樊城,而江东的孙权又心生嫉妒,有蠢蠢欲动的迹象。”

  “君侯再能打,也不可能仅仅依靠这几万兵就同时与孙权和曹操开战的。”

  “西川距离樊城两千余里,往返间难以及时通讯,而决定战事的胜败又往往在几日内。”

  “故而我以为,捷报可以在夺取襄樊后一并报送;现在报送的,就只能论忧不论喜。”

  关羽迟疑:“可如此一来,兄长在西川就会承受莫大的压力。”

  “打汉中之战的时候,兄长就已经饱受非议了,若襄樊战事只报忧不报喜,西川非议兄长的人就会更多了。”

  诸葛乔坚持道:“只要君侯最终夺了襄樊,那么任何非议大王的声音都会消失。”

  “可君侯若是报喜不报忧,让大王疏于防范不能及时驰援君侯,届时酿成祸患岂不是更令大王更失颜面?”

  诸葛乔没告诉关羽,早在出兵的时候就已经遣王平去西川寻诸葛亮了。

  若这个时候关羽再来个捷报,给刘备说“打襄樊很容易,兄长莫要担心”,哪怕有诸葛乔提前准备给诸葛亮的书信在,刘备也未必会出兵。

  真到那个时候,诸葛乔可真就回天无术了。

  在诸葛乔的整个计划中,刘备出兵是最核心的!

  只有刘备出兵,才能真正改变襄樊之战的命运。

  哪怕刘备的兵只是来荆州溜达一圈,也足以让曹操和孙权去权衡利弊。

  刘备的确打不起持久战,可曹操和孙权也未必打得起持久战。

  曹操境内此起彼伏的叛乱,足以说明曹操也在强撑。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