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9章 小辈关平,见过庞将军_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9章小辈关平,见过庞将军

  “樊城外地势平坦,适合骑兵穿插。”

  “为了迟滞骑兵的穿插速度,壕沟和鹿角就不能太方正。”

  “越是凌乱,骑兵就越不敢轻易穿插,而只能在我军划出的区域驰骋。”

  樊城外。

  苏非详细的向诸葛乔讲述如何深挖壕沟、如何部署鹿角。

  虽然苏非不是什么有名号的名将,但跟赵累一样都是跟着关羽征战多年的宿将,对战场军务亦是颇为熟悉。

  身为统兵将校,不一定是最能打的,但一定得是最有头脑最熟悉统兵的。

  董超又道:“将军若不愿退,不如先入郾城,借助城池固守一日,待明日恢复士气,再与敌将交战。”

  庞德听闻关平在郾城外摆下阵势,但却不攻城,不由冷笑:“关羽的儿子这是专门在郾城外等我。”

  虽然牛金屡屡请战,但曹仁并未选择派遣兵出城破坏壕沟和鹿角。

  “约有两千人。”

  经过三天时间的具体观察和请教,诸葛乔也对深挖壕沟和部署鹿角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受限于篇幅,这些道理都会用精炼的词语来浓缩,并不会长篇大论的描写具体的军务。

  荆州重要官员都有子嗣在军中,但少有人能如诸葛乔一般认真的请教军中将校。

  董超的目光又看向将军董衡。

  由于郾城令死守城池,关平也未选择去强攻郾城。

  “竟然只来了两千人?”

  关平遂引军在郾城外摆下阵势。

  别说请教苏非了,苏非主动普及军务常识都会受到嘲讽。

  董超无奈,只能传达庞德的命令,两千疲军强撑精神来到郾城城下。

  庞德抵达郾城外。

  虽然看出了关羽对诸葛乔的态度跟传闻中不同,但也不会去多问。

  庞德冷哼:“若是暂退十里,岂不是让关羽的儿子猜到我军虚实?倘若敌军趁机劫营,我等还能挡得住吗?”

  “以主簿表现出来的俊雅言行和求知态度,怎么看也不像是个无才无德的小人。”

  倘若郾城的官吏不愿开门投降,强攻拿下郾城也无意义。

  关平在阵中瞅见骑着白马的庞德,遂也策马出阵,拱手问礼:“小辈关平,见过庞将军。”

  就比如苏非,苏非是凭借军功从普通的校刀手一步一步升迁成裨将军的。

  说完。

  董衡轻轻摇头,示意董超不要多言。

  尤其是在军中,刻意打探很容易被误会为有异心。

  虽然还达不到夏侯渊三日五百里六日行千里的速度,但三日内抵达距离宛城两百余里的郾城还是能做到的。

  曹仁也注目了三日。

  “看来父亲也被小觑了呢。”关平冷哼,猜到了原因。

  思索片刻。

  甚至还有士子在苏非面前背诵孙子兵法,什么行军篇地形篇说得头头是道,将苏非从实践经验中得到的道理贬损得一无是处。

  庞德见关平问了礼就开始劝降,顿时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