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章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_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章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

  诸葛乔遂将西川四将抵达江陵城的事告知关羽:“左将军派遣了四名战将来江陵城。”

  “分别是宗预、邓芝、傅肜,以及在汉中新招募的巴西郡人王平。”

  “我来水寨前,跟糜太守已经达成共识:傅肜留在江陵城,协助糜太守统兵;宗预则前往公安城,协助士将军统兵。”

  “王平虽然初降,但个性谨慎亦知兵事,就让他随我一起随军北伐。”

  “邓芝曾任广汉太守,任内清廉、严谨,颇有治绩;又追随左将军参与了汉中之战,有勇武也知兵事。”

  “我有意让邓芝替调宜都太守樊友,汇合宜都偏将詹晏和陈凤,驻守宜都三县。”

  关羽不由蹙眉:“宜都太守原本是孟达,孟达奉令北上房陵后,就举荐樊友暂代宜都太守,这事关某也是同意了的。”

  “若这个时候替调樊友,恐令孟达起疑,不如让邓芝去宜都郡协助樊友统兵。”

  “阿乔莫非认为,樊友不堪大用?”

  诸葛乔点头:“我途径宜都郡的时候,曾与樊友见过一面。”

  “樊友跟廖立一样,色厉内荏,胆色不足,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

  “若于突发的危难,樊友极有可能跟廖立一样,弃城而逃。”

  “左将军昔日设宜都郡,辖夷道、西陵、佷山三县,除了安抚夷族外,更是因为宜都郡是南郡入川的必经之地。”

  “只要宜都郡在,哪怕孙权倾国力来偷抢荆州,左将军也能闻讯遣兵入荆州相助。”

  “若只因樊友是孟达举荐的,就疏忽了宜都郡的防守,我私下以为这是不够谨慎的。”

  吕蒙白衣渡江,先取南郡,再取宜都郡,又迅速的拿下了房陵郡和南乡郡,直接将关羽的退路全部堵死。

  诸葛乔自然不会让这种事再次重演。

  不论是南郡的江陵城和公安城,还是宜都三县,都得有能将驻守。

  让刘封屯兵秭归,也是为了能迅速驰援宜都郡。

  若论具体的防守,诸葛乔现在未经战事,不习军旅,即便读过兵法也只能算是纸上谈兵。

  若制定防守战略,只要有可以用的将,诸葛乔就能将荆州的防御部署得密不透风。

  书生统兵,不需要亲自去统兵征战,只需要合理的用将,就足够了。

  诸葛乔对荆州防御部署的见解,逻辑清晰而缜密,即便是久经战阵的关羽也忍不住多了几分惊叹。

  “阿乔对军计的理解,颇有军师几分风采了。”

  “既如此,就依阿乔的进言,令邓芝前往宜都郡,暂代宜都太守。”

  “樊友则将其调入江陵城听用。”

  “关某给了樊友立功的机会,即便孟达也无话可说。”

  关羽很快就有了决断。

  孟达举荐樊友的时候,关羽是不知道樊友为人的,只是基于对孟达的信任才同意让樊友暂代宜都太守。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