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章 军师,你还说阿乔只会粗浅小道?_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扫了一遍诸葛乔给诸葛亮的家书,语气中的赞赏味道更重了:“军师,你还说阿乔只会粗浅小道?”

  “扣除路上耗费的时间,阿乔入江陵城还不到十日吧?十日的时间就探清了江陵城的各方势力及利害。”

  “更是针对性的提出了对江陵城的人事任免建议。”

  “若非阿乔年少,名望又太低,我都想让阿乔来当这荆州治中了。”

  刘备的语气中,满是对诸葛乔的欣赏。

  想到自家儿子阿斗,因为诸葛乔去江陵城还哭鼻子的事,刘备的心中又有了几分欣慰。

  刘备对阿斗这个儿子很是疼爱。

  阿斗不仅是漂泊半生才活下来的儿子,还是刘备最宠爱的甘夫人的儿子。

  然而。

  因为复兴汉室的大业,刘备几乎很少照顾阿斗,刘备认的义子刘封也经常在军中,刘封和阿斗的兄弟情是很淡薄的。

  反倒是诸葛乔来了西川后,更像是阿斗的兄长。

  诸葛乔来的时间不长,但替阿斗挨骂的次数不少。

  刘备这次回成都,左将军长史许靖还专门在刘备面前弹劾诸葛乔荒废了阿斗的学业,经常给阿斗捉蛐蛐玩。

  刘备嘴上说着会让诸葛亮训子,这内心却是对诸葛乔颇为欣赏。

  哪有少年不贪玩的!

  刘备年少求学的时候,也时常遛狗骑马,在对待学业的态度上甚至还不如阿斗。

  相对而言,刘备更在意阿斗身边能否有可以绝对信任的兄弟。

  就如同刘备身边的关羽和张飞,即便不是同姓宗族,刘备对关羽和张飞也是彼此间能绝对信任的。

  想到这里,刘备开始考虑接替潘濬的治中人选。

  潘濬虽然有能力,但为了荆州的大局,刘备不得不慎重的考虑。

  北伐在即,最忌文武不和!

  “蒋公琰是潘承明的姨兄,倘若接替潘濬为荆州治中,唯恐再生不和。”

  “陈孝起和向巨达,我另有大用。”

  “马季常曾为荆州从事,素有才名,为人又儒雅,跟云长的关系也颇为友善。”

  “若以马季常为荆州治中,必能令荆州文武齐心。”

  刘备仔细思考了诸葛乔家书提及的四个人选,几乎跟关羽的想法不谋而合。

  诸葛亮也同意马良出任荆州治中:“季常善辞辩,跟武陵郡的五溪蛮首领沙摩柯也有些交情。”

  “既然要委任季常为荆州治中,不如再让季常准备些黄金和锦帛以及官职印绶带去荆州,让季常前往武陵郡招抚沙摩柯等人。”

  刘备抚掌而道:“军师此言甚善。若有五溪蛮相助,纵然孙权想趁着云长攻打襄樊暗中使坏,季常也能有兵马可以策应。”

  顿了顿,刘备又道:“阿乔又在信中提及到房陵太守蒯祺和封儿。这倒是令我有些为难了。”

  刘备没有说得太明白。

  蒯祺毕竟是诸葛亮的大姐夫,诸葛亮的姐姐也在房陵。

  这若真的死于战祸,刘备会很头疼的。

  诸葛亮却是轻轻摇头:“主公切勿烦忧此事。我与蒯太守各事其主,自当各安天命。”

  “让封公子屯兵秭归这事,应该是阿乔担心主公为了安抚荆州士人,而令封公子去东三郡。”

  “阿乔又担心封公子会跟孟达起冲突,耽误大事,这才提议让封公子屯兵秭归。”

  评论区超过200评论我上架当天五万字,立贴为证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