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2章 诸葛乔废除私奴,伪魏士族如林立(_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叡的战略性撤退,成功的阻止了刘备一求决战的战略目的。

  都说年轻人冲动易怒,曹叡却恰恰相反。

  哪怕朝野内外有不少唱衰伪魏的声音,曹叡依旧没有受其影响。

  凭借兖州的地形地势,以及后勤压力的大幅度减小,曹叡在兖州布了二十余万的兵马。

  还是防守状态的二十余万!

  哪怕刘备有十万大军,也难以突破二十万伪魏将士镇守的兖州。

  曹叡令曹真守陈留、曹休守定陶、满宠守亢父、司马懿守泰山,曹叡又亲自坐镇鄄城。

  二十余万大军将兖州守得密不透风!

  同时。

  曹叡又令徐州刺史强迁徐州士民入兖州,将人力物力集中到了兖州。

  兖州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本就是适宜人居的地方。

  又是天下要地,堪比“高祖之汉中,光武之河内”。

  放弃豫州和徐州、退保兖州,曹叡这次“壮士断腕”的决定,将汉魏双方由军争再次拉回了国力之争。

  面对如此果决且狠辣的曹叡,即便是刘备也忍不住惊叹“曹孟德生了个好长孙”。

  无奈之下。

  刘备只能采纳法正的提议,在颍川和陈郡屯田,以待良机。

  同时又令魏延等将招降豫州各县。

  然而。

  刘备虽然得到了豫州,地广人稀的矛盾也变得尖锐。

  曹叡迁走了大量的人口,以至于豫州大部份地方都是荒无人烟。

  这对刘备是极为不利的。

  刘备虽然向长安传了话,号召大汉诸县迁徙人口入豫州,然而效果并不明显。

  人少地多。

  都在当地待得好好的,谁又愿意迁徙?

  大汉目前在册的人口三百余万,然而地域却有凉州、雍州、益州、荆州和扬州。

  三百余万人口分散到五个州,只要政策妥当,基本不会有流民。

  只有人不够,没有地不够。

  章武八年秋。

  诸葛乔在接管了徐州后,快马来到颍川见刘备,献上了早准备好的应对之策。

  国营工坊、察举和科举并行、废私奴三策。

  董恢在扬州试点科举后,自寒门庶子中选拔了大量优秀的人才。

  然而这反对的声音,亦是明显。

  若强行在荆益雍凉推行科举,以目前的局势,大汉还承受不起这样的反噬。

  故而。

  诸葛乔在跟徐庶和董恢仔细商议后,采取了察举和科举并行的选材方式。

  既保证旧世家豪族的利益,又给了寒门庶子入仕的机会。

  刘备认可了这样的选材方式。

  反倒是国营工坊和废私奴,让刘备犹豫不决。

  国营工坊的目的是为了替国家赚钱,这本意是好的。

  然而工坊需要大量的工人,这些工人若是直接从士民百姓中征募,很难形成集体化大生产优势。

  故而。

  诸葛乔将征募来源地放在了世家豪族家中的奴隶身上。

  换而言之。

  诸葛乔这是要动世家豪族的根!

  世家豪族之所以让皇帝忌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