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2章 徐庶荆州避刘备,石韬长安见诸葛(_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能再留洛阳。”

  “去年,孟公威来寻我,说伯松曾跟司马懿谈条件,欲让我、孟公威和石广元再归陛下。”

  “孟公威有师友长辈在洛阳,正是富贵之时,自是不愿离开。”

  “石广元为我乡友至交,得知此事后欲跟我同去长安;可我做了无德之事,问心有愧,不敢入长安去见陛下。”

  “今年,曹丕强迁士民入邺城,一部分士民留在了洛阳。”

  “我本想在洛阳隐居,又骤闻陛下亲至洛阳。”

  “我心中惶恐,遂让石韬跟着洛阳的士民同去长安,让石韬言我已死;我则辞别石韬返回了颍川。”

  “我在颍川待得烦闷,又听闻伯松在南阳和南乡设立义舍,关君侯也去了长安。”

  “我便想着这荆州应该再无人能识得我的面貌,于是想来伯松处躲一阵子。”

  徐庶的心情,诸葛乔是很理解的。

  因孝而背义,本就让徐庶的名声有污;仕魏后又叛魏投汉,又会让徐庶落个反复无常的恶名。

  最重要的是:徐庶疑是曾参与曹丕称帝的劝进。

  这其中的隐秘,诸葛乔不得而知。

  观徐庶的言行举止,这其中必然还有难言之隐。

  “元直,陛下知你心意,不会在意的。”糜芳难得严肃。

  徐庶轻叹:“陛下不在意,可我在意啊!”

  “子方兄,伯松,我在荆州的事还请替我隐瞒。”

  “若有一日我想明白了,会去长安见陛下的。”

  糜芳看向诸葛乔。

  这事还得诸葛乔来拿主意。

  诸葛乔举起小酒坛,笑道:“徐先生之意,我已经明白了。”

  “只是,这私事归私事,公事归公事;徐先生得拿出封我口的好处才行啊。”

  徐庶道:“令郎聪慧,我会悉心教导。”

  诸葛乔轻笑:“教导之事,是阿狗跟先生有缘,跟我无关。徐先生莫要将这两件事混为一谈。”

  跟你无关?

  没你的怂恿你那两岁的幼子懂什么叫启蒙?

  徐庶再次体验到了诸葛乔的“狡诈”:“你想问什么?”

  “我虽然在北方待了十几年,但我的身份地位不足以让我获悉太多的军事机密。”

  诸葛乔取下一串烤肉,又在烤肉上均匀的撒着作料:“徐先生可曾在洛阳见过曹丕?”

  徐庶点头:“自然是见过的。”

  诸葛乔将撒好作料的烤肉递给徐庶:“那徐先生以为,曹丕可有长寿之相?”

  徐庶不明所以,沉吟片刻,道:“曹丕此人,我有些看不清楚他的面相。”

  “继位魏王前,曹丕为人谦逊而温和,行事亦有儒雅之风,观其言行举止气度,皆可城弘雅。”

  “然而,曹丕登基之后,却变得暴躁易怒。”

  “不仅赐死了甄宓,令父子反目;又曾以‘巿不丰乐’的理由,就将南阳太守杨俊下狱。”

  “登基前如扶苏般谦逊,登基后如胡亥般残暴,实在是令人奇怪。”

  诸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