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0章 曹丕发狠烧洛阳,诸葛乔督荆州事(_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传朕令,克日迁都邺城;洛阳士民,皆要随朕迁徙。”

  群臣纷纷附和。

  洛阳的水灾,摧毁了不少的田宅。

  有不少公卿在洛阳的资产受灾严重,早就不想继续呆在洛阳了。

  就在此时。

  贾诩又提出了反对意见:“陛下,老臣认为,洛阳士民中愿迁徙的可以迁徙,不愿迁徙的任其去留。”

  “如此,才能彰显陛下的仁德!”

  群臣愕然。

  贾太尉你这就过分了。

  迁都是你提议的,现在陛下决定迁都了,我们都附和了,你又来反对。

  贾诩暗暗冷哼。

  老夫一开始就说的是“若有愿跟随着,可跟随陛下同往邺城,以示对上天的敬意。”

  你们这群人,却附和陛下“洛阳士民,皆要随陛下迁徙。”,这岂不是将老夫架在火上烤?

  届时洛阳士民有不愿去的心生怨恨,你们就将责任推卸到老夫身上?

  老夫虽然老了,但还没老眼昏花到不能视物。

  曹丕蹙眉:“太尉,若不强迁,不会有多少士民跟朕去邺城的。”

  贾诩据理力争、言辞凿凿:“不愿跟着陛下去邺城的,就是对陛下不忠的;既然都对陛下不忠,又岂能让他们去邺城?”

  “陛下需要的,是对陛下忠心耿耿的士民,而不是一群朝三暮四心怀异志的士民。”

  群臣更是惊讶。

  这老狐狸!

  好坏歹话都让你给说尽了。

  出坏主意的不仅没恶名,反而得了美名。

  于公,贾诩的献策是为了大魏;于私,曹丕要强迁且群臣附和时,唯有贾诩据理力争直言劝谏。

  群臣在曹丕和贾诩身上来回扫视。

  很快。

  朝堂上形成了支持曹丕强迁士民以及支持贾诩自愿随迁两个派系的争论。

  曹丕无奈,只能同意了贾诩的劝谏。

  这恶名,曹丕可不想背!

  待得群臣散去,曹丕召来了亲信吴质和朱铄。

  “如今局势,朕不得不迁都邺城;为了名声,朕又不能直接传檄强迁洛阳士民入邺城。”

  “可为了修缮洛阳,朕与先帝耗费了大量的钱粮人力,又迁徙了大量的汉中士民入洛阳。”

  “倘若刘备得了洛阳,那群汉中士民必然会归心刘备,这是朕不能容忍的!”

  “朕决不能将洛阳这般轻易的让给刘备!”

  “待朕与自愿追随的士民离开洛阳后,你二人就替朕烧了洛阳。”

  曹丕发狠,欲效仿董卓焚烧洛阳之举。

  吴质和朱铄吓了一跳。

  焚烧洛阳,这可不是件好差事。

  稍有不慎,名声就毁了。

  曹丕同样清楚焚烧洛阳的影响,许诺道:“办好此事,你二人可分别出任幽州刺史和青州刺史。”

  “不要有心理压力,那些不愿意跟着朕去邺城的,都不再是大魏的忠臣良民。”

  “朕,又何须善待?”

  吴质和朱铄心中权衡利弊。

  毁了点名声不要紧,重要的是当了刺史后就能获得政绩。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