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6章 背时曹真入南阳,事无巨细诸葛乔(_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章武三年,五月。

    伪魏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曹真,引步骑五万,曹休、夏侯霸、夏侯懋、曹爽、典满、许仪、张虎(张辽子)、徐盖(徐晃子)、王肃(王朗子)、陈骞(陈矫子)、王凌(王允侄儿)等文武相随。

    大军浩浩荡荡的出伊阙关、太谷关、广成关,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抵达了鲁阳。

    在行军上。

    曹真虽然比不上夏侯渊三日五百里六日行千里的奔袭,但能让五万大军一个月内抵达鲁阳,曹真亦是足以自傲了。

    探得曹真大军到来的刘晔,亲至鲁阳见曹真。

    曹真不似曹仁曹洪一般骄矜。

    对待刘晔时,曹真无轻视之心。

    同为曹丕的近臣,曹真又有大将军之风,对刘晔亦有三分谦让。

    叙礼后,曹真直言问道:“刘侍中,南阳战事,演变如何?”

    刘晔亦不隐瞒:“自诸葛乔夺安众四城后,就不再攻城。”

    “亦不曾分兵夺取西鄂和博望等城,只在宛城以南的淯水河畔安营扎寨。”

    “似乎是在专门等着上军大将军的到来。”

    “颇为奇怪!”

    饶是刘晔料事不凡,也猜不透诸葛乔的想法。

    曹洪还因此责怪刘晔谨慎过头,急匆匆的跑到西鄂布防,结果汉兵的影子都瞧不见一个。

    陈矫子陈骞,为朴实稳重,颇有智谋,闻言问道:“可有探得江东孙权的举动?”

    “上军大将军出兵前,陛下用华司徒之谋,遣使去江东,欲以利害游说孙权。”

    “是否跟此事有关?”

    刘晔摇头:“半个月前,寿春的前将军满伯宁遣人来南阳询问军情;又言孙权之婿诸葛恪在合肥似有出兵迹象。”

    陈骞蹙眉:“诸葛恪?诸葛乔未过继给诸葛亮之前,是诸葛恪的次弟。”

    “若此子在合肥,陛下派遣的使者恐怕会无功而返了。”

    “我观孙权此人,外宽内忌,不如散布诸葛恪有意投汉的流言。”

    王朗子王肃则道:“诸葛瑾乃实诚君子,孙权对其颇为器重。”

    “只散布诸葛恪有意投汉的流言,孙权未必会信。”

    “不如反其道而行之,再在合肥散布诸葛乔有意效仿田氏代齐故事。”

    “孙权若是听闻此事,即便不怀疑诸葛恪,亦会有戒心,对诸葛恪的请命也会有顾忌。”

    王允侄儿王凌道:“寿春距离南阳太远,纵然诸葛恪在合肥无异动,亦无法举兵策应。”

    “不如给信阳的文聘下令,让其南下攻打江夏郡。”

    “关羽大军皆在南阳郡,我料江夏郡必定空虚!”

    “若能拿下江夏郡,亦可再用江夏郡利诱孙权去打荆州。”

    这三人都是士族公卿之后,玩军争未必行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