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2章 刘禅再现昭烈风,刘备掷杯骂孙权(_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昔日黄忠在成都作别霍弋时,刘禅全程目睹。

  亦记得黄忠那日的关切与豪言壮语。

  【太子仁厚,今后必能成为一代仁君。老臣只是粗鄙武夫,当不起太子这般大礼!】

  【陛下有太子在,汉室复兴有望了!】

  【太子,小弋,就此拜别。他日长安城上见!】

  【大丈夫当马革裹尸,岂能老死于此地,可愿随老夫埋骨秦川,让篡汉逆贼,见证老卒热血!】

  又有跟着黄忠的老卒大呼【将军在,我等便在!】【此生之幸!】

  如今刘禅来到了长安,然而黄忠却已经逝去。

  经历的多了,人的感悟就越多。

  想到黄忠,刘禅又想到了刘备。

  幼时的刘禅,多多少少对刘备是有怨念的。

  那种别人都有父母在身边、我的父母却是一年到头只能见几面甚至见不着的怨念。

  如今的刘禅,心中早已没了怨念,更多的只是叹自己不能为刘备分忧,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年过六旬的刘备亲征上战场。

  想到刘备,刘禅又想到关羽、张飞、诸葛亮、赵云、糜竺等人。

  老一辈的辛苦,为的只是小辈们能少受些苦。

  刘禅又想到了刘封,想到了刘封为刘备征战差点身死,而太子却是从未替刘备舍命征战过的自己,这心中又多了几分愧疚。

  种种驳杂的思绪,逐渐的消散,刘禅的气质也在这一瞬间有了变化,双目也再次变得清澈而自信。

  却见刘禅郑重一礼,语气中亦有刘备年轻时的几分豪迈:

  “诸军将士在前线舍命厮杀,孩儿身为太子,岂能躲在深宫大殿而不知将士疾苦?”

  “父皇年过六旬依旧亲征在外,孩儿身为儿子,岂能不入军历练替父皇分忧?”

  “父皇,孩儿虽然年幼,可这腰间长剑,也未尝不利。”

  “请父皇下令,准孩儿入军!”

  听到刘禅这慷慨激昂的回答,刘备心中悬着的落石也稳稳落下。

  在向刘禅提问的时候,刘备的心也是悬着的,生怕刘禅的回答不尽人意,惹来轻视。

  要知道。

  此刻在这城外的,有丞相诸葛亮、司徒许靖、尚书令李严、零陵王刘封,有骠骑将军马超、车骑将军张飞、中护军赵云等朝中大将,亦有吴懿、吴班、魏延、陈到等军中地位不低的骁将悍将,亦有久随刘备厮杀的勇卒死士。

  刘禅的表现越好,今后在军中树立威望就会更容易。

  而现在。

  刘禅的表现,远超刘备的预期。

  刘备眼中有赞许,又问:“太子,你真这般想的?”

  刘禅的语气更是洪亮:“好男儿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孩儿乃父皇之子,大汉的太子,岂能无父皇之风!”

  这句话,直接说到了刘备的心坎。

  刘备不由放声大笑:“太子有此志气,朕无忧了!”

  许靖愣愣的看向刘禅,似乎有些不太确定方才的所见所闻。

  虽然是刘禅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