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0章 父慈子孝诸葛氏,终得合肥孙家兵(_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就无存在的意义。

  名义上是讲武堂,诸葛乔内心其实是想培养一批能认同新思想的先驱者,而非因循守旧的培养一批望族门生。

  星星之火虽然可以燎原,但这前提是得有人点火。

  思想的改变,是个漫长的过程。

  让各行各业的人聚在一起,减少对彼此的鄙视,这是第一步。

  虽然很艰难,但终归得去尝试。

  哪怕失败了,也不会后悔。

  在诸葛乔积极开办讲武堂的期间,黄月英和刘禅等人也抵达了汉中。

  见到黄月英,诸葛亮面有惊讶:“夫人怎会来此?”

  黄月英瞪了诸葛亮一眼:“关中的战事都结束了,我为何不能来?”

  刘禅在一旁偷笑,然后凑近诸葛亮低声道:“丞相,伯松兄长说,他想再要个弟弟。”

  诸葛亮脸色一变。

  在攻取陇右前,诸葛乔就给诸葛亮说过,希望诸葛亮能跟黄月英再生个儿子,名字都想好了。

  就叫诸葛瞻。

  更是对其赋予“瞻,仰慕也。诗.大雅.桑柔,有云:维此惠君,民人所瞻。寓意为对我这个无敌兄长的仰慕。”的寓意。

  这之后。

  诸葛亮虽然在回成都探亲的时候跟黄月英有过几次努力,但始终不见动静。

  又因刘备北伐,诸葛亮将精力扑向了国事,对此事也是不上心。

  却不曾想,诸葛乔回趟成都就将黄月英给送到了汉中来。

  瞧黄月英这表情,似有生不出儿子不罢休的姿态,这让诸葛亮都有些慌。

  大丈夫处事,当以国事为重,岂能为酒色所伤!

  伯松这家伙!

  诸葛亮顿感头疼。

  “夫人先在汉中休憩,容我先与太子去长安觐见陛下。”诸葛亮决定用上兵法中的“拖字诀”。

  到了长安,诸事缠身,那就不需要再去考虑生孩子的事了。

  刘禅笑嘻嘻的开口:“丞相,叔母也是要去长安的,她有伯松兄长带给父皇的私信,是要亲手交给父皇。”

  诸葛亮不动声色:“伯松也太不知事了!”

  “出川的栈道极为难走,又颇颠簸,岂能让夫人受累。”

  “这信还是我来送吧。”

  黄月英跟诸葛亮当了多年夫妻,哪能猜不到诸葛亮的用意:“夫君,我又不是养尊处优的柔弱女子,以前也是攀山越岭下地耕田过的,些许栈道颠簸又有何惧?”

  “更何况,伯松说了,这信中事乃机密,必须由我亲自送到陛下手中。”

  诸葛亮脸颊微微一抽:“伯松都信不过我吗?”

  黄月英笑道:“不是伯松信不过夫君。而是伯松说了,夫君你公务繁忙,这种小事我得分忧啊!”

  伯松啊——

  诸葛亮心中长叹。

  什么机密!

  分明是诸葛乔算准了诸葛亮的反应,故意如此!

  刘禅再次低声偷笑。

  诸葛亮向刘禅一瞪眼:“太子,方才我听许司徒说。”

  “你不顾太子礼仪,竟然在大殿上丢下群臣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