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5章 名动荆益,季汉群英!(求追)_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5章名动荆益,季汉群英!(求追)

  自建安二十二年刘备挥军入汉中,到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曹操汉水划界,刘备和曹操近三年的军争终于落下帷幕。

  刘备掌控的区域也在这两年间得到了疯狂的增长,得到汉中、西城、上庸、房陵和襄阳后,刘备全据汉水的战略也基本达成。

  收回桂阳、共治长沙、摧毁陆口水寨,也拔掉了江东孙权对江陵的威胁。

  刘备取得了赤壁之战后最大的军争胜利,真正有了跟曹操角逐天下的资格。

  北据曹操汉水划界,东御孙权陆口盟约。

  消息一经传回,就彷如巨石跌落入平静的湖面一般,在荆益二州掀起轩然大波。

  在刘备挥军入汉中前,不论是荆州还是益州,都有大量不服刘备的势力。

  有本地的世家豪族暗怀鬼胎,有各郡县官吏阳奉阴违,亦有西面诸戎和南面夷越观望觊觎。

  现实不是游戏,不是占了某个郡县就能让郡县的官吏士民箪食壶浆相迎,不是入主益州荆州就能让西面诸戎和南面夷越心服口服。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本质上就是刘备跟地方世家豪族以及诸戎夷越的一场利益置换。

  刘备给的不够多或者刘备的权威不够大,都会让地方世家豪族诸戎夷越心怀二心。

  而现在。

  刘备在建安二十四这一年里,将势力增长到了谁也无法忽视的程度,更有取代江东孙权成为天下第二势力的趋势。

  不论是地方世家豪族还是诸戎夷越,想要在乱世中生存,都不可避免的要加入一方势力。

  打不过就得加入,这就是大势所趋!

  在荆州和益州,刘备就是大势!

  襄阳城。

  刘备一面犒军,一面抚民。

  战事结束,不论是军是民,紧绷的神经都为之一松!

  天灾人祸,战祸为人祸之首。

  没有多少人是真正喜欢战祸的,大部分人都希望和平盛世能早日到来,奈何生逢乱世身不由己。

  好在刘备这些年的名声都不错,襄阳的士民对刘备的到来虽然没有箪食壶浆般的热情,但也对刘备有基本的尊重。

  汉水溢流,摧毁了襄阳不少的良田民居,也让襄阳多了不少流民。

  刘备紧急自江陵城调来了大量的粮米,又向荆州境内的世家豪族借了不少粮米用意赈抚流民。

  诸葛乔又趁机提议,让军卒协助襄阳士民对洪灾进行善后,减少军民间的隔阂。

  虽然关羽承担了水淹七军的污名是为了保护诸葛乔的名声,但诸葛乔不希望关羽因此而遭受襄阳士民的埋怨。

  故而。

  诸葛乔只是提了方案,但负责实施的却是关羽。

  理由也很简单:这荆州只有关羽能镇守!若是关羽的名声坏了,岂不是让曹操和孙权有了可乘之机?

  诸葛乔的提议也得到了刘备的支持。

  最重要的是:诸葛乔要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