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章 冢虎献策,曹操坑算孙权(求追)_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家。

  司马懿和蒋济都不再开口。

  曹操已经给出了决断,再多言就容易被曹操怀疑用意。

  桓阶又道:“除此外,还有一事需要禀报魏王。世子已遣信使往江东陈述利害,欲引孙权出兵荆州。”

  “为引孙权出兵,世子亲自督军宛城,令徐晃出兵樊城,又急召张辽驰援。”

  “事急从权,世子担心魏王误会,特命我来长安向魏王回报襄樊战况。”

  曹操眉头紧蹙:“是谁劝丕儿离开邺城的?钟元常为何不劝阻?”

  桓阶答道:“是西曹掾魏讽劝世子入许都,文学潘濬劝世子督军宛城。”

  曹操的眼中闪过一丝杀意:“钟元常是老糊涂了吗?邺城重地,若丕儿不在,如何能震慑宵小!”

  “那潘濬是何人?我不记得丕儿身边有个叫潘濬的文学。”

  “敢怂恿丕儿,真是找死!”

  桓阶见曹操发怒,忙道:“潘濬本是刘备任命的荆州治中,亦是荆州名儒宋忠的弟子。”

  “但在关羽出兵前,潘濬被糜竺、糜芳和诸葛亮的儿子诸葛乔联名上书弹劾。”

  “刘备遂以潘濬跟糜芳关羽不和为由,罢免了潘濬的治中一职。”

  “潘濬不忿刘备任人唯亲,于是就北上邺城寻到了宋忠,经由魏讽举荐出任世子身边的文学。”

  “世子遣使入江东,也是潘濬的献计!”

  “世子以为,人才难得!潘濬的心思未必单纯,但献计并无不妥,可以留在身边考察。”

  听了桓阶的话,曹操的杀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曹丕的赞赏:“丕儿能有此考量,这几年倒也成长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曹丕能谨慎的审谋度势,曹植却是在出征前醉酒,高下立判。

  司马懿见曹操语气有变化,担心曹操提及曹植的事,遂进言道:“襄樊被围,左将军又兵败,许都以南人心不稳。”

  “幸亏世子纳谏善言,洞悉刘备和孙权外亲内疏,以利害游说孙权,让他牵制关羽。”

  “世子又督军宛城,安抚许都以南的民心,有此智计胆魄,魏王又何惧刘备关羽!”

  曹操闻言大笑:“丕儿此举,的确颇谙制衡之道。只是那孙权若得了荆州,也是个隐患。”

  司马懿又道:“孙权反复无常,与刘备结盟时天天想着偷袭荆州,向魏王称臣时扭头就不承认。”

  “对待这种反复无常的鼠辈,就不能跟他讲信义。”

  “我听闻徐晃跟关羽有旧,不如让徐晃给关羽卖个人情,将孙权欲偷袭荆州的事告诉关羽。”

  “关羽若是得知这隐秘,就不敢再强攻樊城;关羽又自恃江陵和公安两城防守坚固,肯定也不会很快退兵。”

  “时间拖得越久,对魏王就越有利,魏王不仅可以解樊城之危,亦可从容的调兵遣将。”

  “倘若关羽和孙权因此而厮杀,孙刘联盟就彻底破裂,魏王就不战而胜了。”

  蒋济亦笑道:“刘备在汉中耗尽了益州的兵力,面对魏王和孙权两路兵势,除了败亡,我想不到第二个结局!”

  曹操见众人群策群力,很快就剖析了这襄樊大势,心中也多了欣慰:奉孝等人虽然故去,但我麾下的多谋智士依旧不差。

  既然丕儿要督军宛城,我这当父王的,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曹操表情骤然一凛,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