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7章 许都变局,潘濬献计诱孙权(求追)_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7章许都变局,潘濬献计诱孙权(求追)

  徐晃虽然稳如泰山,然而许都的曹丕却是内心烦忧。

  曹操远征,曹丕原本是以魏王世子的身份驻守邺城。

  又因西曹掾魏讽的劝谏,曹丕遂留相国钟繇留守邺城,亲提虎卫军坐镇许都。

  “于禁蠢贼,竟敢背叛父王!”

  最初听闻于禁投降的消息,曹丕原本是不信的。

  毕竟于禁追随曹操南征北战二十余年,忠义如一,这才受曹操信任授予假节钺的权柄。

  自家父王的眼睛有多毒,曹丕是深有体会的,能让曹操看走眼的人不多!

  然而。

  随着舆论的发酵,曹丕纵然不愿意相信也得接受“于禁投降”的现实。

  而紧随而来的荆州刺史胡修投降、南乡太守傅方投降、曹仁战死、满宠战死等等半真半假的消息。

  以及梁、郏、陆浑的义民纷纷响应,让曹丕更是忧虑。

  “我就不该听魏讽那厮的劝谏来许都!”曹丕忽然后悔了。

  若在邺城,那怕这天塌下来了也有曹操顶着;可如今来了许都,就不得不先替曹操顶着了。

  劝曹丕来许都,是魏讽故意为之。

  原本魏讽是在邺城等待机会,想趁着曹操远征在邺城搞事。

  直到宋忠的弟子潘濬来到邺城,魏讽这才改变了原有的计划,不仅劝曹丕去许都,还向曹丕举荐了潘濬。

  有宋忠等荆州名仕作保,又有魏讽的引荐。

  曹丕虽然对潘濬没有多少信任,但依旧以潘濬为文学留在身边听用。

  一面考察潘濬的才学,一面考察潘濬的忠心。

  在用人上,曹丕是继承了曹操的奸诈的,明面上会“唯才是举,礼贤下士”,暗地里“宁我负人,人勿负我。”

  扫了一眼身侧沉思的潘濬,曹丕眯眼问道:“潘文学是荆州人,又曾是荆州治中,想必对关羽多有了解。”

  “潘文学以为,这外界的流言,是否可信?”

  在询问的时候,曹丕也在暗中观察潘濬的表情反应,借此来判断潘濬是否是来作内应的。

  潘濬的表情很自然,沉吟片刻道:“世子,我以为,这外界的流言有真有假。”

  “于禁、胡修、傅方等人投降,或许是真;但樊城失守的消息未必是真。”

  “樊城若破,关羽应该首拿襄阳,而非进兵许都;故意虚张声势,反而暴露了关羽的心虚。”

  “我以为,定然是关羽拿不下樊城又侥幸胜了于禁,想趁机夸大战果来引起许都公卿士民的恐慌。”

  “倘若许都有人对世子心怀不轨,就会如梁、郏、陆浑等叛民一般响应关羽。”

  “许都若乱,魏王就无法再抽身兼顾樊城,关羽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强攻樊城。”

  “世子切莫中了关羽的诡计!”

  曹丕微凛,看向潘濬的眼神也多了几分惊讶:“听魏讽说,潘文学在荆州跟关羽不和?”

  潘濬点头:“确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