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章 关羽造势,于禁去曹降汉(求追定)_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关羽凝声道:“若你手中兵太少,恐生意外;不用疑虑,如今于禁被擒,要拿樊城并不困难。”

  苏非见状,遂不再多言,自领五千人留在于禁营中清点辎重粮食。

  关羽又连遣信使前往许都以南梁、郏、陆浑等地,向孙狼等义民发号施令。

  令孙狼等义民在许都以南大肆散播“汉江水神山洪助汉”“汉寿亭侯半日破于禁”“于禁率军投降”等消息,借此增加许都以南官吏士民的混乱和恐慌。

  而在诸般命令下达后,关羽又率其余兵马赶往樊城。

  趁着山洪灌城的机会,关羽要将“于禁率军投降”的消息传到樊城众人而中,乱樊城士气。

  在此期间。

  关平自汉水上游而来,与诸葛乔合围平鲁城。

  平鲁城濒临汉水,城墙又矮,被山洪一冲,城内全是积水。

  荆州刺史胡修感觉人都麻木了。

  被赵累击败,那叫技不如人;被山洪击败,这难道是平日里为人粗暴受天罚了?

  傅方同样是郁闷不已。

  一座城,三败军,如今又遭山洪灌城,这是晦气跟晦气相冲,晦气到了极点。

  “山洪破城,士卒已经无心再战。使君,早作决断。”傅方心中焦急。

  关平和诸葛乔引兵围在城外,是战是降都得胡修来拿主意,毕竟胡修是平鲁城中官职最高的。

  胡修目光犹豫的看向董衡:“董将军以为,我等是战是降?”

  董衡这心中也是犯嘀咕。

  都投降过一次了,再投降第二次也无妨。

  只是董衡怕胡修和傅方会跟庞德一样,万一提议投降被貌似可能会“刚正不阿”的胡修和傅方宰了,董衡都没处说理去。

  “末将谨遵使君口令。”董衡耍了个奸。

  反正这投降的话,我是不会先说的;若你们要投降,那我也就跟着投降。

  胡修也是个人精,哪里看不出董衡的想法,于是道:“曹仁不听良言,执意让我这个荆州刺史驻守平鲁城,才有今日江水灌城的祸事。”

  “若是樊城失守,魏王未必会怪罪曹仁,但定会训斥我等守城不力。”

  “为求生计,不如暂且投降,屈身而事。”

  听到胡修那句“暂且投降,屈身而事”,董衡内心不由鄙夷。

  说这么好听,不就是想当墙头草吗?

  若曹仁败走,那就是真降;若关羽败走,那就是诈降。

  傅方也听懂了胡修的意思,当即奉承道:“使君高见,那就暂且投降,屈身而事。”

  协商一致后,傅方遂遣人向关平和诸葛乔请降。

  “阿乔,这几人势穷而降,必不是真心,需得小心谨慎。”连日的劳累,关平的声音有些沙哑。

  诸葛乔双目如炬,冷笑:“兄长勿忧,我自有约束之法。”

  当即。

  诸葛乔令军卒乘木筏接胡修、傅方和董衡三人近前。

  胡修三人不敢抗命,纷纷卸甲而来,向诸葛乔和关平表示投降的诚意。

  诸葛乔仗剑立于木筏,面色严肃:“汉中王早有训示,若有去曹助汉迷途知返者,皆要善待。”

  “尔等既有匡扶汉室的忠义之心,就当有助汉除贼的忠义之举。”

  “现令:董衡留守平鲁城,胡刺史和傅太守,随我前往樊城共诛曹仁。”

  胡修和傅方顿时脸色大变。

  对于禁的剧情塑造为“于禁不得众心,势穷被裹挟投降,被关羽关押”,参考史料“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晃追羽,破之,傅方、胡修皆死”。推演出“关羽借于禁投降造势”,小说娱乐,莫当真!莫当真!莫当真!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