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41章 钟会密谋,刘封黄袍加身_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钟会杀戮无数,野心勃勃。

  这样一个人,不是久居人下之辈。

  刘封用钟会为河南尹,也就是洛阳地区的郡官,目的就是用钟屠夫这一把刀,好好的给作威作福惯了的魏国世家大族放了放血。

  什么九品中正,什么高门大族,在改朝换代的大势面前,旧有的一切都将灰飞烟灭。

  摆在洛阳士子面前的,是低头重新穿上汉袍,留下来为大汉出力,还是被抓进大牢,问明罪责,问斩杀头。

  刘封相信,甘愿为了魏国赴死的人,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的魏国士人,会抱着重新开始的想法,出仕蜀汉,成为复兴汉室基石中的一块砖石。

  在惨遭族灭的诸个家族中,与司马氏走得近的几个,如颖川荀氏、陈氏、许氏等大家族,内部开始分化瓦解。

  本来就不受重视的旁支庶子,心中早就憋了一肚子气,在魏国要想上位,除非嫡支死干净了,才有旁支的机会。

  而蜀汉则不然,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和探索,蜀汉朝堂在用人选人方面,主要有两种方式:

  其一是科举,也就是通过考试选拔录用,这种方式比起举孝廉、九品中正制来说,要更加的公平公正,与曹操当年一力推行的“唯才是举”主张相比,科举给出鉴别“才”与“非才”的途径和方法,更加的让人信服。

  其二是简拔,也就是通过到秦王府及汉军中任职,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业绩,然后被上一级或者直接被刘封发掘提拔。

  这第二种方式,说白了就是先工作,后评价。

  工作业绩好了,自然能得到上下的认可,运气好的,万一碰上刘封巡视,抓住机会表现之后,还能连升好几级,一跃成为秦王府的属吏,或者成为汉军中独挡一面的主将。

  比如钟会,走的就是第二条路。

  就在钟会大搜捕的同时,襄阳、长安两地的秦王府留守官员、属吏,也先后来到洛阳,蒋琬、费祎、董允等人出身南方,第一次来到洛阳,心中分外激动。

  “殿下,我们北伐成功了,丞相的遗愿终于实现了。”蒋琬见到刘封的第一句话,就是告慰诸葛亮的在天之灵。

  当年诸葛北伐,蒋琬就是丞相府长史,诸葛亮在前方征战,他负责粮秣和辎重的调度,面对巴山蜀水、秦岭陇右险地,汉军运输不上前方,蒋琬好几回都被斥责,情绪差一点崩溃。

  现在,一切都雨过天晴。

  诸葛亮终于可以瞑目了。

  刘封也是喜形于色,蒋琬、费祎等亲近属吏的到来,终于让刘封能够从繁忙的俗务中抽身,好好的思索下一步的方略。

  在汉军诸将及参军司中,共有两种意见。

  其一,一鼓作气,渡河北击,直扑邺城,彻底的将魏国曹髦、司马昭势力歼灭,是一个选择。

  其二,稳扎稳打,先稳固好河南地、弘农一线,然后再从潼关、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