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开口与谁亲_大明风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分尴尬,虽然自己一味相护,可是并不算根基稳固,此时若是大张旗鼓地与她母家交往过密,在旁人眼里不过是多了一宗恃宠而骄联络外戚的罪责,而万一日后有个风吹草动,孙家也将难保太平。

  若微入府不过半年,西山遇险让瞻基吓得几乎失了魂,而胭脂案与血蛊一案又险些酿成大祸,如今形势虽表面上静,内中却风波暗涌,更是万万不能掉以轻心。

  瞻基虽然从没放弃过暗查若微在西山遇险的真相,但从那根铁钉下手,顺藤摸瓜最终查到了在太孙府亲兵中供职的胡安;而胭脂案主谋为慧珠也可以定案;只是另外两桩命案查了近一个月,却迟迟没有进展,这幕后的黑手究竟是谁呢?

  若是现在将两桩陷害若微的案子提交宗人府,或是直接禀告太子妃,甚至是圣上,不管胡安与慧珠如何招供,胡善祥都难辞其咎。

  然而,真的要这么做吗?

  “你疼若微,也要有个分寸。还有,纵使心里再欢喜,在自己府中也就罢了,何必闹得天下皆知呢?什么事情都须有个度,谨记物极必反的道理!”母妃的诸般教导如同警钟长鸣一般,时时响彻在瞻基耳畔。

  所以,最终他什么也没做,只是坦然向若微告知了一切。

  “不是因为她此时怀有身孕,而是因为……”朱瞻基有几分踌躇,因为什么呢?

  “因为前几日的雷击,圣上正为三大殿的事而恼火;朝堂上下对于都城北迁之事非议又起,隐隐地又重提靖难的旧事,惹圣上震怒;而山东的民变不仅给永乐盛世抹了黑,更让汉王寻机再立功勋。这一时间,朝堂上的风向再次对东宫不利,而这一系列的事件之后……如今正值多事之秋,太子一脉需要安定,不能自乱阵脚。这些我都知道,我并没有怪你!”若微的声音柔柔的,但是每一句都像是铁锤敲在他的心上。

  其实瞻基不知道,若微会在今天写出那首苏轼的《行香子》,并非像她口中所说的,只是想起了她的父亲。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这首诗,让她由自己的父亲想到了他,每当自己静思独寝的时候就会在脑海里冒出来的那个许彬。她赫然发现,他和自己的父亲似乎是同一类人,他们很像,都是才华横溢、俊秀出尘,也都视功名利禄为草芥,对天下人和天下事皆洞察秋毫,隐于一庐却通晓时势,比任何人都透彻清醒。同样,他们也都是为世间女子所倾慕的良人。

  只是他们终究还是不同的,父亲有娘亲相伴,有儿有女,享尽天伦,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