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章 以军功授田_假太子逆袭南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子,此话怎讲?”

  见太子王明微笑着说出这句话,董四民不明其意,急急问道。

  王明压低声音,将自已的想法说了出来。

  听完太子王明的话,董四民一时呆住。

  他怔怔地看着面前的太子,一时间,竟不知道要如何回话。

  见董四民这个老实人这般模样,王明微微一笑:“四民,你且下去吧。此事自由孤来安排,你就不必管了。你且将那些荒田,分配给部下军兵家属耕作。现在已是初夏,万万不可误了农时。”

  董四民拱手应道:“谨遵太子之令。”

  土地清理完毕,下一步,自然是王明兑现承诺,为立有战功的将士,优先授于土地。

  王明一直认为,优先给有功军士的家属授予土地,定会大大激发将士们作战的积极性,以及对自已的忠诚度。

  王明首先与民政司司长彭之麟议定,在其治下,现有的每个乡镇中,均设立一座民政所,人员由民政司招聘并下派,以对乡镇进行基层化管理。

  这个皇权不下乡的时代,王明此举,堪为破天荒。

  要知道,中国历代王朝中,村镇之地,都是传统的乡绅自治,现在被王明以这种方式,改变为与后世相仿的乡镇制度。王明确信,通过这样的手段,应能对乡村治理,实现更强有力的管控。

  接着,二人讨论,看看给每户军兵家属,授多少田亩合适,以及有多少合适的名额,可以拔给选入的军兵。

  经过几天的筹备,让全体手下为之兴奋不已的授田仪式,终于开始了。

  经过挑选,总有有1000户军兵家庭,入选本次的授田名额。

  农政司司长董四民,站在一个高台上,大声对对台下黑压压的军民家属,宣布本次授田的相关规定。

  规定主要有如下几条:

  1、每户军功人家,都下发田契,授于易于复垦的荒田20亩,然后耕牛按每5户人家分一头耕牛为基准。这些耕牛,王明为表彰军兵们的功劳,特地从施州卫等地买来,免费赠送给他们。

  2、至于农具和水稻种子,则也由王明统一从施州卫、川南一带等处买好,然后平价售予每户家庭。

  3、这些得到授田的家属,每十户人家中,设一名里长,由年长且品德端正者担任,平时由里长负责保管耕牛,分发农具种子,以及协调这十户人家之间的日常冲突,传达上官命令,督促纳税等事项。同时,再从这些里长中,按不同村落聚集的位置,选出一名村长。而这些村长里长,皆属于其治下半官方性质的管理人员,平时受到当地乡镇的民政所监管。

  5、每户人家,从明年开始,按每亩下田,收半斗粮的方式,因为是两季稻,一年收夏秋两次,也就是一家人每年总共所交之谷物为2石,皆可以实物交纳,不用折成银子。自此以后,永为定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