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07章 刻板印象真差(求收藏!求推荐!)_不负大明不负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灵素一副讶然的神情,感觉是不是自己听错了?不过回想刚才潞王以八卦论张先生的病情,她感觉没听错。

  “对呀!娘亲不能去,皇兄要上朝、朱批,我去最合适了。”

  赵灵素眨巴着眼睛,想了想说:“潞王爷说的好像没错,可你去,别说娘娘,就是我都不放心。”

  “为甚不放心?”

  “瞅潞王爷刚才说的那话,把娘娘都给气走了,谁能放心?”

  朱翊镠笑了笑:“当着张先生的面儿,我自然不会那样直不笼统地说嘛。”

  赵灵素摇了摇头,嘴里吐出一个简单而有力量的字:“悬。”

  “……”朱翊镠无语。

  敢情在他身边这些人眼中,他是一个傻缺般的存在吗?为什么连这点都不相信他?

  历史上的朱翊镠混蛋是混蛋了一些,可脑子很聪明的呀!

  许多事都证明了这一点,就比如之国就藩时,他向万历皇帝只“奏讨景王(朱载圳)遗业”,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决定。

  这个决定让他敛财敛得手软。

  直到明朝灭亡顺治年间拆毁潞王府时,属于潞王家的义和盐店每年仍有两千多两白银的进项。当时能挣多少可想而知。

  见赵灵素完全一副质疑的小眼神,朱翊镠不知道说什么好,讪讪地嘀咕道:“那么不相信我,要不你与我一道去。”

  “去哪儿?”

  “去张先生家啊。”

  这话一说出来,赵灵素更是质疑,“潞王爷,你别异想天开了,且不说女子不能抛头露面,奴婢只是你的贴身侍俾,如何与你一道去探望张先生?”

  继而又央道:“素素求求你,你还是去给陈太后娘娘请安去吧!不然娘娘事后问及,搞不好潞王爷又要挨骂挨揍了。”

  瞅着赵灵素一副担忧的神情,朱翊镠也不忍心,只得点头答应:“那好吧!”

  虽然嘴上这样答复,可心里想着,腿不是长在他自己身上吗?

  匆匆洗漱完毕,简单用过早膳后,朱翊镠便大摇大摆地出了慈宁宫。

  他刚走没多大会儿,慈庆宫就来了两名近侍问候。

  早上一番折腾,肯定传到陈太后那儿去了。

  赵灵素如实回答。

  然而,两名近侍感到诧异,因为路上没有遇见潞王啊!

  慈宁宫与慈庆宫刚好落于紫禁城的两端,一个在西边儿,一个在东边儿。按理说这一去一来,途中应该能够碰到才对。

  赵灵素脑瓜儿灵活,当即感觉不妙,“哎呀”一声:“不好,潞王爷肯定去见张先生了。”

  她连忙三步并作两步,跑到正殿向李太后汇报去。

  李太后听了倒是没有发怒,毕竟也算儿子有心。

  只如同赵灵素担心的那样,就怕朱翊镠去了张府胡说八道。

  可朱翊镠人已经走了,李太后也没辙,唯有吩咐慈宁宫的掌作太监赶紧过去看看。

  对朱翊镠……可真不放心啊!

  ……

  朱翊镠的确偷偷去了张府,也就是张大学士府。

  他很想见一见弥留之际的张居正。

  想看看这位被海瑞评为“工于谋国,拙于谋身”、被一代巨擘梁启超评为“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的首辅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若按照历史的发展,张居正只剩下半年时光。

  以施政的成绩而论,朱翊镠很认同现代讲史第一人,也即梁启超的得意门生黎东方的观点。

  张居正不仅是明朝的唯一大政治家,也是汉朝以来所少有的。

  诸葛亮和王安石勉强可以与张居正相比,但诸葛亮的处境比张居正苦,不曾有机会施展其经纶于全中国;而王安石富于理想,却拙于实行,没有才干综核僚佐与地方官的名实。

  新儒家开山祖师、国学大师熊十力也曾说过,汉以后两千余年人物,毅然以一身担当天下安危,任劳任怨,扶危定倾,克成本愿,唯江陵一人而已。

  (张居正,江陵人,时人称张江陵)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