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7章 不嫌家业大_大唐逍遥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视同仁,那么也总要付出一点代价来吧!我李瑁不是弑杀之人,只是非常时候得用非常手段罢了……”

  “圣人,那您就不怕背负万世之骂名吗?”“哈哈……骂名?他们要骂就骂吧区区一些虚名,要他又有何用?等我大唐百姓人人吃的饱饭,少有所学,老有所依,你说这骂挨的也值得是不是啊!对了今天主要的事咱们还是说说高仙芝吧,他想两边做好人就让他先做一下吧,不过剑南十几万大军老是这样放在那里干吃饭不干活也不是事,南召国一直不纳入大唐版图总感觉有点怪怪的,你和中枢拟一下章程,让他去搞定吧,另外交趾国顺带敲打一下,再怎么样也得让他们送些作战的军粮来吗?”

  李瑁最后这几句再说出来,张九龄是差点气的一口老血喷涌而出,不过他也明白李瑁做这些的最终目的,于是他这么一直刚正不阿内心充满大义的人此时却猛的回想起当初自己的老上司,张说说的那句话。

  “看一个人不要太表面了,也不能单单看他说什么,做什么,而是要破表及里的去看他说这些事,做这些事情的结果是否好坏……如此才能回归本心……”而张九龄在回想完张说的话后,渐渐的也有些释然了,因为杀戮他国的百姓,总比让大唐的子民辛苦要好一些吧,而且李瑁身后的两张地图,特别是那张不断用红笔描画的越来越大的大唐山河图,仔细一看似乎也是越发的好看啊!谁又会嫌弃自己国家的国土面积更广袤一些呢?

  “喏!微臣回去后,立即会让中枢,上书,下书三省六部合议一番,只是圣人眼下这三面做战对于粮草一事着实有些棘手的,即使有海外商船调运,另外红薯,土豆,玉米这些粗粮参合其中,但要供应八十多万大军同时果腹,也是相当的捉襟见肘啊!”

  “这个朕也有想过的,想必过不了多久去往天竺的三路海船也该回来,即使他们三路只有一路能平安赶回,那么所带的粮食也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数额,供应大军一年半载不成问题,此外新疆哦不,就是那个高昌,还有吐谷浑现在也已经在慢慢种植一些能能成长的谷物了,你们再多费些心思谋划一下,等介时扶桑的青壮劳力,还有那些昆仑奴……把他们全部送去周边的岛屿上开辟种植园吧!至于打唐百姓就让他们好好搞轻工业发展,对了等开了春多开几场科举考试,不光那些读圣贤书的要考,把各行各业的顶尖高手也叫来考一下吗?你们这些朝中大臣的思想也真的需要适应时宜的转变一下了,别老是搞什么士农工商的那老一套,朕以为能给大唐带来福祉的都是人才,孔圣人不说有教无类吗?”

  两人的谈话不知不觉间便到了三更天,等大明宫里的更夫敲响时辰后张九龄才有些尴尬的起身对着李瑁告辞。“圣人,时辰不早了,您的意思微臣大致明白了,高仙芝所部不日就会向南召进发,此外上次您说的那个银行,中枢也初步拟好了章程,只是这人选方面好多人意见不一,除了王家那位国舅爷外,举荐杨钊的人也不在少说,按臣的意思是就先让他们二人在长安和洛阳分别把事情先干起来,最后的统管者理应还是得看实际效果再定,第一批银票初步定为五千万白银数目,全部用作商行之间的交易所用……”

  “嗯!这个事情由你老张盯着,朕也会省了不少心,就按你说的办吧!印刷工艺,还有这纸张质量特别要注意一些,吴道子的做画技艺没得说可上此递来的初品,朕以为还是太过繁琐了,这数字方面还是用简化的天竺数学文字来定吧,要不成千上万的数额还没写几个便写不小了,龙腾图案也尽量简化一些……面值暂时也定小点,这样若有仿制者成本上就划不来了……”“喏!那微臣就先行告退了……”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