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7章 袭取樊邓,迁治襄阳_汉末:家祖乡啬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刻意抹黑历史学家,只因历史学家经过考证,证明诸葛亮躬耕地的确在襄阳等等。

  各种恶毒的猜想、攻击、冷嘲热讽,简直不堪入目。

  汉晋南北朝所有的相关史料,都明确记载了诸葛亮躬耕地的位置,就连距离襄阳城,距离邓城多少里,都记载的清清楚楚。

  《水经注》中更是明确记载:沔水又东迳乐山北,昔诸葛亮好为《梁甫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沔水又东迳隆中,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

  甚至于,这里面连流经隆中汉水上下游所有的地名、人文,都记载的非常明确,根本毫无争议。

  饶是如此,某些人仍旧仗着占据南阳这个名字,把后世改过名的宛城及周边区域,当做是两汉时期的南阳郡。

  某些人自诩为帝乡,争诸葛亮,争刘秀故乡。

  为了旅游搞发展无可厚非,却没必要歪曲历史,抹黑别人,甚至上升到攻击地方政府以及历史学家的层面。

  至于他们批判隆中不是诸葛亮躬耕地的主要观点,就是隆中位于汉水以南,而南阳郡与南郡自古以汉水为界,所以认定隆中必然是假的诸葛亮躬耕地。

  说起来也挺可笑,说南阳郡与南郡是以汉水南北为界之人,乃是东晋著名历史学家习凿齿,也是最先明确记载: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某些人以习凿齿是襄阳人为由,抹黑这位东晋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认为其所记载都为野史,不可信,甚至把他名字拿出来进行攻击。

  事实却是:一切不利于他们言论的史料,全部被某些人抹黑、否定;一切有利于他们言论的史料,不管出自哪里,都被奉为真理。

  同样出自习凿齿之手,记载诸葛亮旧宅在隆中被某些人否定,记载南阳郡与南郡以汉水南北为分界线,却又被他们当做攻击隆中的旗帜。

  殊不知,汉水是西北自东南走向,只有襄阳城附近那一小段,才是自西向东走向。

  最为重要的是,习凿齿原话却是:秦兼天下,自汉以北为南阳郡,自汉以南为南郡。

  这里提到的是秦朝。

  汉朝时期南阳郡境内在汉水以南的城池至少有三座,分别武当、筑阳、山都,类似于邓县这种横跨汉水南北两岸的县城有几座,却是无从考证。

  事实上,这四座城池在后世都并入了襄阳。

  除此之外,还有南阳郡境内的阴县、樊城、蔡阳等地,也都并入了后世的襄阳。

  蔡阳,正是光武帝刘秀起兵之地,也是被某些人顶着南阳名头争夺的地方。

  其实但凡只要稍微了解历史,有点正常人的逻辑思维,都知道谁对谁错。

  后世南阳的卧龙岗,距离襄阳大概两百五十里左右,三顾茅庐的时候乃曹操辖区。

  诸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