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章 传教士_大明匹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肚油肚”差点脱口而出。

  这几天还在担心火器的铸造,这刚一回来,就有洋人上门,这真应了那句话。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神父,我就是王泰,咱们里面说话。”

  王泰伸出手去,来了一个西方的见面礼。尽管他不知道,握手礼是不是在这个时代的欧罗巴流行。

  坐在大堂上的鲁昭,此时在品茶的同时,也是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王泰。

  作为在大明传教的天主教信徒,鲁昭可不愿他们在中国苦心经营的传教事业,因大明的战乱而功亏一篑,几十年心血付之一炬。

  秉承先贤利玛窦所提倡的利用自然科学来为传教事业“开道”,必须与朝廷官员,尤其是大明皇帝建立亲密私人关系,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就像这王泰,虽然只是一个地方上的乡兵练总,也不影响他来协助其铸造火器,借以传教。

  借助他在中国传教的经历,鲁昭知道,在学识渊博的高层官员之中,传教比较容易,但在文化程度低,思想相对封闭的底层百姓当中,则是步履艰难。

  借助王泰是一种思路,谁让他这个大善人养活了如此多的流民。而这些流民,都是他天主教的潜在信徒。

  此外,他还有一个任务,遵循中国天主教会会长阳玛诺的叮嘱,他要将王泰这位大明最优秀的“大科学家”,发展入教。

  “神父,传教之事,在下会尽力而为。”

  看着对面学问渊博的传教士,莫名地,王泰想起了渭水岸边那些蓬头垢面、光着屁股玩耍的流民孩子,心里立刻生成了一种念头。

  “神父,除了帮助在下铸造火器之外,在下还想求神父担任教师一职,向中国的孩子们传授泰西的自然科学知识。”

  王泰话音刚落,鲁昭心里一惊,手里的茶杯差点掉到地上。

  “你是说,要让我担……任中国孩……子的老……师?”

  相对于普通民间的百姓,能向年幼的孩子们传教,这样的诱惑自然要大得多。

  “神父,绝无虚言。”

  王泰点了点头,笑道:“在下可以帮助你在咸阳建立一所教会学校,以帮助你教课。除此之外,还提供相应的资金,以便你购进图书,及招聘其他教师等事。”

  王泰倒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有据可依。

  历史上,这些来明朝,到东方传教的传教士们,个个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家,放在后世,那都是世界知名学者,科学界的名人。

  17世纪,西方自然科学已经趋向于实验论,涌现出了伽利略、牛顿这样的大家,向着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而东方虽在积极探索,李时珍、宋应星等也是同时代的大家,但和西方相比,东方世界专注于感性和经验成果,已是逊色不少。

  是否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这正是传统科学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区别。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