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章 反贪司_大明匹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试点。你说怎么样?”

  王泰的自信看在眼里,黄宗羲不由得一愣。

  “大人,取消了赋税,如何维持官府运转?”

  “我朝重农抑商、不时海禁,商业萎缩,以至于财赋收入仅为宋时的一成二三,而九成以上税赋来自于农业赋税。”

  谈到了本朝弊政,王泰有些痛心疾首,恨铁不成钢。

  “宋时土地兼并严重,但并没有大规模的百姓暴动,其缘由就是宋时工商业发达,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南渡前,宋室两税占朝廷财赋近六成,南渡后仅为两成。而商税收却上升至八成。”

  “大人,你的意思是要大兴商业,开放海禁?”

  黄宗羲断断续续提了出来。王泰思维跳跃的太快,他真有些跟不上。

  “通海裕国,我不明白,朝廷为何要禁海?盐铁之税,关税,工商之税,海外贸易,还有海外殖民,难道还赚不了区区几百万两银子吗?”

  王泰冷笑一声,回到位置上坐下。

  天灾不断,这个时候加税于百姓,有百害而无一利,纯粹是扯淡!守着金山银山不用,偏要盯着农民的一亩三分地,何其愚昧!

  泱泱天朝上国,应该有最起码的自信。

  后世20世纪初,中央取消了农业税,为农民减负400多亿元,约占当年财政收入3万亿元的1%多。但这1%,放在农民身上,却是几亿农民每年15%的农业税负担。

  取消了农业税,对国家财政影响不大,却可以极大地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国家粮食所需,利大于弊,造福千秋万代。

  对于王泰来说,他也想繁荣百业,试一试取消百姓的税赋,尤其是在这个天灾不断的小冰河时代。

  “海外殖民?”

  黄宗羲懵懵懂懂,王泰郑重点了点头。

  “中华所需的,海外有的,都可以拿来,作为我大明使用。”

  王泰的话,让黄宗羲又是一阵心惊肉跳。

  “拿来”,恐怕得是武力征服吧。

  “大人,要想朝廷开放海禁,即便朝廷愿意,福建的郑芝龙,他恐怕也不会答应吧。”

  黄宗羲微微一揖,小心翼翼。

  “大人,郑芝龙一家独大,独霸海上贸易,富可敌国。但福建、广州两地,一年向朝廷贡银,不过七八万两。若是朝廷开放海禁,设置海关,就会让郑芝龙利益受损。你想,郑芝龙会同意吧?”

  “管他同不同意!”

  王泰冷冷开口,目光冷厉。

  “我山东海军已经占领了台湾,胶州湾也已经恢复贸易。过不了多久,我水师就会南下,无论是南洋,还是日本,又或者是大食、泰西,海上的贸易,我大明都会介入。谁想兴风作浪,得看他的炮舰是不是足够强大!”

  山东水师招兵买马,所购海船、商船日益增多,海外殖民,已经是势在必行。而和郑芝龙,早晚都有一战。

  王泰看着满脸汗水的黄宗羲,摆摆手,岔开了话题。

  “言归正传,还是回到瞒报田地,中饱私囊的事情上吧。归根结底,还得从根子上解决问题,一劳永逸。”

  高薪.养廉,不过是理想化而已,归根结底,还得有监督机制才是,才能保证官府的透明、高效和廉洁。

  “大人,愿闻其详!”

  黄宗羲深施一礼,毕恭毕敬。

  “权力不受监督,腐败在所难免。”

  王泰刚要继续,卫士进来禀报,说是工商业方面的调查员张煌言回来了。

  “快让他进来!”

  王泰一阵欣喜,赶紧让人叫张煌言进来。

  相比起适合释疑解惑、著书立说的黄宗羲,由雄才大略的张煌言来担任反腐倡廉的先驱,显然要恰当的多。

  “张煌言,反腐调查触目惊心,本官欲成立反贪司,由你担任主事,直接向本官负责,你觉得如何?”

  张煌言风尘仆仆进来,还没喝口茶,便被王泰当头一棒。

  “大人,如何行事,你说的明白些。”

  张煌言心头一惊。看王泰的样子,这次是要来真的了。

  “张主事,你听我细细道来。黄先生,不足之处,还望集思广益,多多指教!”

  王泰兴趣盎然,滔滔不绝说了起来。

  黄宗羲暗暗松了口气。这火中取栗的麻烦事,终于没有落到自己头上。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