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章 众矢之的_大明匹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昌时也是慷慨陈词,从赵应贵的案子上,扯到了王泰身上。

  “吴侍郎,今日是谈赵应贵的案子,你就不要扯远了。”

  户部尚书李待问看了看崇祯铁青的脸色,赶紧出口,阻止了吴昌时的夸夸其谈。

  如此攻击皇家女婿,这不是打皇帝的脸吗?

  谁都知道,王泰看不起所谓的江南名士,从黄宗周到杨廷麟,都和他有过节。吴昌时此举,分明是公报私仇。

  “陛下,朝野沸沸扬扬,说是河南百姓,只知有王泰而不知有我大明天子,只知河南卫军而不知有朝廷官军。如今建奴势弱,流寇难成气候,不如借此良机,免去王泰五省总理之职,夺其兵权,由重臣接任。陛下明鉴。”

  阁臣陈演站了出来,其和吴昌时之奏,如出一辙。

  李待问摇了摇头,退了回去,不再坚持。

  几位大臣纷纷攻击王泰和其部下,王泰已是众矢之的,崇祯脸色难看至极。

  一个赵应贵案,偏偏扯到了王泰身上,而且个个振振有词,好像全天下只有他们是心存社稷,其他人都是乱臣贼子一般。

  “陈卿,赵应贵是你兵部辖将,你对此案,是何看法?”

  崇祯的目光,扫到了兵部尚书陈新甲身上。

  “陛下,从山西提刑司递上来的公文,赵应贵似乎是罪责确凿。但关键证人郑二被刺杀,显然此案另有玄机。赵应贵在关外阵斩奴酋阿济格,功莫大焉。此案还需细查,以定赵应贵之罪。”

  陈新甲说完,肃拜了一礼。

  虽然连他自己也觉得,赵应贵不会干出这些荒唐事,但证据确凿,又有晋王和山西巡抚衙门的文书,赵应贵恐怕难逃一劫。

  王承恩站在一旁,看到崇祯眉头紧锁,不由得惴惴不安。

  大明积弊太多,对士大夫太缓,不抑兼并,官以财进,政以贿成,以至于文官寡廉鲜耻,敛财成风,武将贪鄙跋扈,难以节制。

  这些人如此攻击王泰,完全不顾皇家颜面,肯定是得了某人的好处,不然他们不至于如此不顾节操,拼命弹劾王泰。

  王泰正在中原和李自成部周旋,难道非要把王泰逼反,他们才心甘?

  “这是王泰的奏折,他为赵应贵申辩,希望朝廷还赵应贵一个公道,查出背后居心叵测之人。你们都看看吧。”

  崇祯摆摆手,有宦官上前,接过奏折,示传了下去。

  光时亨在一旁立刻跳了出来,肃拜一礼,怒气冲冲。

  “陛下,王泰跋扈傲慢,视我满朝文武如无物。赵应贵案铁板钉钉,他不思悔改,反而为赵应贵喊冤,查什么居心叵测之人。以臣看来,他自己最是居心叵测,以兵强马壮来要挟朝廷。他真以为,自己是宋太祖吗?”

  “陛下,王泰虽然不是河南巡抚,但河南卫军是他一手所创,他又是五省总理,在河南军中的影响极大。臣以为,河南卫军将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