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章 帝心_大明匹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泰,总是有惊人之语。”

  报纸上的这一篇《清平乐》,乃是王泰提升三军士气而作,虽不如“已是悬崖百丈冰”的那般振奋,但也是大气磅礴,让人不敢等闲视之。

  “都说诗以明志,周廷儒被三吴士绅推为“艺林之冠冕”。连中会元和状元,他似乎也没有如此慷慨激昂之作,更不用说“七步成诗”了。”

  崇祯的话,让王承恩又是心惊。看来,皇帝对任命周廷儒为内阁首辅,还是犹豫不决。

  果然,崇祯犹豫了一下,问了起来。

  “周廷儒……,他没有密奏吗?”

  “回陛下,周廷儒上梳,但对关外的战事草草而过,并无详解。”

  王承恩的话,让崇祯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

  朝廷惯例,内阁首辅得到皇帝召命后,都会先上疏惋辞,但也会附上密奏,对军国大事发表自己的意见。周廷儒作为即将上任的内阁首辅,于关外这一场国战避重就轻,让崇祯不由得有些失望。

  “中原的流寇,都消停了吧?”

  终于,崇祯问道了中原的战事上来。

  “回陛下,自王泰灭了献贼曹贼,大破李自成,中原就安静了不少。”

  王承恩小心翼翼,却被眉头一皱的崇祯立即打断。

  “安静了些,也并不是天下太平!连唐王府都能被抢,看来这些流寇,还是贼心不死啊!”

  “陛下,王泰毕竟才到河南两年多时间,就任河南巡抚也不过半年。陛下还是给他些时日,中原的形势必会更好。”

  王承恩低声细气,斟酌字句。

  “王泰来了吗?”

  崇祯抬起头来,忽然问道。

  “回圣上,王泰率河南卫北上,他率部将,正在殿外候旨,已经一个时辰了。”

  王承恩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在崇祯身侧说道。

  “一个时辰了!让他在殿外好好待着,也好好反思一下!”

  崇祯鼻子里冷冷哼了一声,眼神颇为不善。

  “看看弹劾他的这些折子,天怒人怨,胆大包天!他就不能消停点吗?”

  王承恩满脸赔笑,不敢言语。

  看看天色不早,崇祯终于抬起头来。

  “唤王泰进来吧。我倒要看看,他有什么说辞。”

  王承恩连忙点头,快步走了出去。

  王泰在殿外等候时,心里也是不安。

  大军北上,在天津卫上岸,直奔山海关,而他,则是率一些将领,进京面圣。

  兵部尚书陈新甲在城外迎他,二人一路入紫禁城,途中陈新甲明里暗里指出,让他小心谨慎,斟酌进言。

  谈及军事,陈新甲明言,朝中大臣群情激奋,欲借中原流寇日衰,一战而定乾坤。至于兵部也是不得已催洪承畴进兵,但如何进兵,如何统筹安排、则是洪承畴自己决断。

  看来,洪承畴果然和历史上一样,优柔寡断,外强中干,知兵而狗屁不懂,一手断送了大明王朝的根本。

  正如李定国所说,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