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章 小玩意_大明匹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了当场。

  杨震带人出来,看了看日头,上了马。

  “走,去下一家!”

  而彭城镇另一制陶大户黄家,家主黄君森被族人簇拥,正在焦急地等待,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期待和希望。

  中国以丝绸和陶瓷闻名于世,两千年前就销往欧洲。而在欧洲,仿制中国陶瓷的尝试也从未中断。

  十七世纪,中国景德镇的薄胎瓷传入了欧洲,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发明,中国史书《陶记》说这种瓷:“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欧洲的说法则是:“比纸还薄,比牛奶还白,比玻璃更透”。

  薄胎瓷在欧洲价值连城。一件瓷器甚至可以换回一支军队。更为神奇的是,这种瓷器甚至可以做成灯具,却有着比玻璃灯更加奇幻的效果。18世纪末,英国发明家威廉华尔森在陶土中加入了动物骨粉。为了获得薄胎瓷温润的奶白色,他又加入了一些铝粉,便出现了骨瓷。

  骨瓷瓷质细腻通透,器型美观典雅,彩面润泽如玉,花面多姿多彩,在各类瓷器当中属于高档品,价格不菲。

  王泰后世单位“黯然辞职”,很长一段时间,做的就是酒店瓷生意,酒店瓷、家庭瓷,国内和出口,他都是有所涉及,有时候为了交货,长期待在工厂,对日用瓷,尤其是骨瓷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可谓是十分熟悉。

  明朝的瓷器,以景德镇瓷器名扬天下,尤其是青花瓷,精美绝伦,享誉海内外。釉下彩、釉上彩、单色釉等,又是明代景德镇瓷器的特色。

  崇祯时期署官款的瓷器少见,有“大明崇祯年制”及“崇祯丁丑”(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等。民间窑炉盛行堂名款、人名款、吉语款,如“翔凤堂”、“甲戊春孟赵府造用”、“富贵佳器”等等。

  王泰要拓业找银,河南境内彰德府磁州、制陶中心的彭城镇,自然是他的不二选择了。

  募民屯田,挖井造车,这些都是以河南都司的名义,是官府行为。而各个产业,骨瓷、水泥、铁厂、肥皂厂等,则都是私人的产业,私人行为,王泰个人是经营者。

  但这个时候,曹文虎、黄君森这些人,谁也不知道,新上任的河南都指挥使王泰买这些窑炉,到底要做什么?

  而且,看这位都指挥使的样子,似乎是要发挥陕西“二杆子”的愣娃精神,来一场大的。

  彭城镇,各个窑炉的工匠都被他留用,付以工钱,各个窑炉修葺一新,大家却不知道,这位王大人,他到底要造些什么?

  大家虽然好奇,但拿人钱财,只需按照王泰的指使烧窑、试烧样品,不断尝试。

  陶瓷的原料采自附近的山上,粘土、石料应有尽有。而烧窑的燃料,则是改自石炭,洗煤炼焦后的石炭。

  大家不停地按照王泰给的配方试烧,调整,再试烧,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