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章 舆论_大明匹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朝七成人数以上的普通百姓,都被他习惯性地忽略了。

  “所以,本官办的报纸,不是官员等上层权贵豪强之间的邸报,而是相传于民间,街市,乃至官府,真真正正能传于天下的报纸。”

  王泰沉声说了出来。众人都是一愣,一起看向了王泰。

  “报纸?”

  “对,报纸!”

  王泰目光炯炯,小心脏扑通扑通,有些激动。

  在这个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报纸杂志的时代,要想打断士大夫对舆论的控制,只能从报纸上下手了。

  只有控制了舆论阵地,才能在人心上立于不败之地。

  流言蜚语,积毁销骨,有了报纸,那些士大夫、权贵、乡宦等既得利益阶层的丑事便无形遁迹。即便是流寇、东虏带来的破坏,也会明文告于天下,警示世人。

  “大人,如你所说,这报纸所载,针砭时弊,传播时事,若是触怒了官府,却该如何?若是让朝廷和皇帝知道,岂不是罪上加罪?”

  邸报毕竟是官方行为,屏蔽真相在所难免。自洪武建国,六科编写邸报时就格外留心,奏章上写着“不宜抄传”者,就会被剔除在邸报之外。崇祯登基之后更是颁下严旨,各衙门章奏,未经御览批红,不许报房抄发。这样一来,百姓从邸报上看到的,只能是冰山一角。邸报在传抄过程中,还会被再次过滤,从各省布政使司下发到府县衙门的邸报,就远比朝廷下发到布政使司的邸报更为简略。

  王泰要办一份反应地方真实、民间真相的报纸,官方只怕会难以通过。

  “谁说要光明正大,不过是民间小报而已。况且,报纸会针砭时弊,也会强化君权,站在君王和朝廷的立场,号召百姓忠君爱国,有何不可?”

  众将懵懵懂懂,顾绛和杨秦则是轻轻吐了口气,放下心来。

  只要王泰忠君爱国,心系天下,这份“民间小报”,才能让他们心里安稳一些。

  “既然是办报纸,当然要有写文章之人。顾兄和杨兄文笔犀利,都是大家,可以就如今朝廷的困局,河南的弊端等等发表评论,就在这报纸上印刷,以供世人瞻观。你们几个也都一样,只要能写出好文章,哪怕是诗词歌赋,都可以一试。”

  王泰的话,让众人都是心痒,尤其是顾绛和杨秦,已经是蠢蠢欲动。

  “你们不必顾虑,不必非用真名,笔名即可。譬如中山狼、顾中原、秦中樵夫等等,皆是可以。”

  众人哈哈笑声之中,王泰招了招手。

  “你们都过来,咱们如此这般……”

  众人离去,王泰回到后堂,来到桌旁坐下,拿起高名衡给他的公文状纸,仔细翻阅了起来。

  “幸好,还有这些资料。”

  王泰笑了一下,摊开纸笔,写了起来。

  “……是时,中州鼎盛,缙绅卫官率以田庐仆从相雄长,田之多者上千顷,少亦不下五七百顷,百姓弃家逃离,卖田完税,沦为佃户、仆从、甚至流寇……”

  王泰一边翻着公文,一边写了下去。

  “更兼卫所军官侵占、变卖屯田,克扣军饷,以至军户逃亡,军屯名存实亡。宣武卫指挥使范华民,侵吞、变卖军屯3200余顷,吃空饷五万余两,横行不法,曾害死军户、百姓十余人,强占民妇数人;彰德卫指挥使苗大皋,侵吞、变卖军屯2600余顷,吃空饷三万余两……”

  这第一份报纸,以河南卫所的弊端和现状,结合军官,缙绅们横行不法、胡作非为的恶行,举报人、受害者的亲笔状纸,达到舆论上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出版时间上,大概会以一周一次的方式,河南全境、南京、京师两个大都发行,至于其它省份,则是通过行商,驻地印刷,逐渐在各地普及。

  报纸还可以刊登时事,战事,以及广告、杂文等,比如河南各卫招募流民垦荒屯田、屯田的政策等,都可以借助报纸,得以宣传。

  良久,王泰才放下了笔,疲惫地靠在了椅子上。

  这些信息发表在报纸上,日积月累,持续不断,一颗颗深水炸弹,绝对威力无穷

  士大夫之寡廉鲜耻、武将之跋扈贪婪、宗室之尾大不掉、土地兼并之重、百姓困苦之甚……

  报纸的力量,一定会惊世骇俗!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