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章:房地产_我终将成为人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一样,日经指数从1983年的一万多点涨到巅峰时期的四万多点,1989年底整个RB股市市值四万亿美元,接近全球总市值的一半,全球一半的国际资本都在RB。

  当时RB民众手中的股票和房产每天都要增值几万甚至几十万日元,就连小孩子的零花钱都是要用万来做单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投资者也好,普通民众也好,大家都将手里的钱一股脑的投入到了股市和房地产行业当中。

  就连本该为实体制造业输血的银行,也因为《广场协议》以后RB为了抵御日元升值带来的RB经济竞争力下降,RB央行继续做大社会信贷规模,甚至在1986年一年就三次下调基准利率,从5%下调到2.5%,刺激金融市场。

  1987年RB政府更是推动税制改革,对居民和法人减少征收五兆亿日元,让金融市场上的资金越发充裕,当时真就是银行求着机构和个人贷款,目的就是为了完成当年的信贷配额。

  大量的贷款所带来的自然就是金融市场上杠杆交易泛滥,大家都是用借来的钱在投资,看似在经济猛涨的情况下疯狂的赚钱,但实际上却也为后来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整个RB经济萧条二十年埋下了隐患。

  然而随着1989年RB央行新任行长三重野康的上台,在短短几个月内将基准利率从2.5%提升到了6%,直接刺破了RB经济的泡沫,于是乎金融崩溃来了。

  前面就已经说过,金融杠杆在放大了利益的同时也放大了损失和风险,大家都是从银行借钱来炒股、炒楼和投资,金融增长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一起赚钱,但到了金融崩溃的时候,一切都在如同雪崩一样亏损,这种时候原本还能够承受的损失就被金融杠杆成倍的放大,成了怎么都背不起的负担。

  这也是为什么在后世日剧中,大家经常可以看到欠钱跑路或者自杀的父亲,因为在泡沫经济崩溃的时候,这些人除了跑路和自杀,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

  他们赚到的可能是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但同样他们亏掉的也是几辈子都还不起的债。

  当然,这对于陈羽来说并不是问题,熟知后世历史和RB泡沫经济崩溃原因的他只要在RB央行开始自杀式反向操作之前抽身,就可以避免被泡沫经济崩溃带来的影响套牢。

  更何况按照陈羽原本的计划,在89年的时候为了在苏联解体的时候能够去俄罗斯抄底,他本身就需要将资金从RB抽出来,所以泡沫经济的崩溃对于陈羽来说,只是一个更好的赚钱机会而已。

  在陈羽的计划当中通过拍电影获得了启动资金之后就会找一家银行获得金融杠杆以便进行股票和房地产投资,只不过原本他所预估的能够获得的金融杠杆应该在3-5倍之间,现在既然有银行送上门提供十倍杠杆,那么陈羽自然也不介意多赚一点,最多后面去苏联抄底和参与索罗斯阻击英镑的时候带他们一起玩,让这家银行不至于因为泡沫经济崩溃而破产。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