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9章 工业之火_抗日之幽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伟人发展的扫盲教育运动,所以教育水平严重不足,文盲率奇高,十个人里面九个是文盲,剩下那一个恐怕识字也不超过两百个。

  想要开化,就必须发展教育。

  卫平提前祭出了简体字和汉语拼音这两样法宝,与延安方面可谓是不谋而合,开始了全面推行扫盲运动,要求人人互助,人人互学,在最短的时间内扫清文盲率。

  而同时,义务制小学也被提上了日程。

  老百姓们惊讶的从政府的公告中得知,所有的适龄儿童都必须进入一座座正在建造的小学之中学习知识,不分男校女校,男女平等报名入学,学费全免,生活费甚至有补助,学习语文、数学、历史、政治等诸多门类的入门知识。

  而这些小学生虽然不需要缴纳学费,但却有额外的任务。

  ——孩子们回家之后要教他们的父母长辈识字,父母长辈不配合的则取消生活补助,以此充分的全面铺开教育。

  初中和高中则不再是义务教育,毕竟卫平目前的资金还不够那么多,所以初中和高中是择优录取,同时分出技术学校和大学两种高等教育模式,二者完全平等,甚至还要互相交换学习,以此培养出日后工业化所需要的大量人才。

  就在这样大力的支持之下,教育的浪潮开始浩浩荡荡的蓄力了。

  教育的浪潮之下,卫平还做出了另外一个决定。

  ——他将目前规模可谓十分庞大的北陵军校一分为四,拆分成士官学院、专业指挥学院、军政学院和科学技术学院。

  接着,卫平将科学技术学院迁移至泰安,并更名为华夏军事科技大学,负责研发技术。

  当然了,现在的军事科技大学高端人才很少,大部分学员都只有初中水平而已。

  所以他们想要如同英美等强国研发出一种种技术迭代的先进武器是不可能的。

  但卫平却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援和人才支援,比如说远道而来的苏联六百名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再比如美国造船厂学习过知识的技工乃至设计师,都将成为这座实践化大学的教员。

  在这些项目都拔地而起之后,卫平开始正式推动工业化的建设。

  山东的资源并不贫瘠,足有二十四种矿产的保有储量位居全国前三位,金矿自然不必多说,而占据全国储量%的石油和%的铁矿,则无疑能够成为卫平推动工业化的最大倚仗。

  可别小看了铁矿储量%这个数字,毕竟我国那世界排名第五的铁矿保有储量的庞大基数摆在那儿,哪怕一个小数点都代表着惊人的铁矿量。

  山东是比不过辽宁鞍山、四川攀枝花境那些变态,但全省三十三亿吨的铁矿储量,毫无疑问的将会成为工业化最初步的龙骨所在。

  后世著名的铁矿保有储量亿吨,煤炭保有储量亿吨的莱芜矿产,便位于山东。

  而这里,一座座炼钢厂将会拔地而起。

  这些炼钢厂将会带来极为可观的钢产量,在煤粉火力发电站的电力输送之下,钢产量将化为枪械、汽车、坦克、重炮,演变成一场可怕的钢铁之浪,淹没一切对手!

  (三更,求银票!)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