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9章 孙子平出阵寻援_聊斋之重建天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无来日!”

  李意三人听了,都道道友高明,各自准备守阵去了。

  且说诸葛亮见关兴去了许久,不见回营也无音讯,心中惊惧不止。

  忽的只见小校来报,说:“孙先锋与关将军都回转大营,现在营门下马了。”

  诸葛亮闻言,只喜得满面春风,连忙离座,同着一班战将迎接出来。

  抬头先看见关兴,他因在阵中杀了不知许久,此时就是一个血人,便是那匹良驹也染成了红色。

  再往后一看,孙旭却是完好无损,身上干干净净地跟在关兴身后。

  众将忙上前扶着,拥进大帐,有的上前给关兴宽袍卸甲,有的给孙旭敬茶奉茗,忙个不住。

  诸葛亮等待二人喘息定了,才开言问道:“子平,你到他阵中,探的如何,此阵可破得?”

  孙旭答道:“此阵果然有些门道。一进阵去,犹如下了地狱一般,天昏地暗。共有一台三门。一台为主阵之人,三门为三才之势,各有奥妙,各有变化。凡人若进,死路一条。若非安国有寿亭侯显圣,也难以幸免。”而后又细细将关兴冲阵经过说了一遍。

  众将听了,先是惊叹此阵威力,又是赞叹关兴武勇难敌、命大福洪。

  “子平,若此阵不破,恐汉军难以寸进……”诸葛亮道。

  “丞相,此阵可破,只是我一人力有未逮,须请得两人相助。”孙旭道。

  诸葛亮问道:“哪两人?”

  “不是别人,正是沔南隐士与水镜先生。”孙旭笑道。

  诸葛亮听了二人姓名,惊讶道:“我岳父与司马先生?”

  孙旭道:“正是。”

  诸葛亮思量片刻,匆忙写下了两封书信交于孙旭,道:“既如此,子平可速持我手书去请二位先生。”

  孙旭闻言,径出军帐,一纵身形,早架起一道祥云,往荆楚之地去了。

  半盏茶时,孙旭已到云雾山,只见此地山水秀丽,是一处修道的所在,遂落下云头。

  走不两步,却见一座洞府,上书“玉龙洞”,石门半开,从里头走出一个青衣小童。

  小童一抬头,见了孙旭,问道:“尊驾可是从长安而来?”

  孙旭笑道:“正是,我欲见黄承彦先生,烦请通报。”

  小童道:“先生早知你要来,随我进去吧。”说完便引着孙旭进了洞府,只见一位老者坐在蒲团之上,正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

  孙旭见了,道:“先生请了,在下孙旭有礼。”

  黄承彦道行已深,早已窥知天机,赶紧起身道:“区区老朽,哪里当得先生一礼,不知先生何来?”

  孙旭闻言,将来意说了一遍,又将诸葛亮手书拿出。

  黄承彦听罢,心中不悦,孙旭身份尊贵,他不能说,只好骂起了诸葛亮,说道:“这个孽障!人家招个女婿,即便不能光耀门楣,也让岳父脸面有光。他自幼深明易理,又得我与司马德操指点,岂会不知天意不在汉?

  可是他却因身负刘玄德承诺,屡屡逆天行事,如今更是要斩绝北方龙气,这岂是明道之士所为?”

  孙旭听着这怨气重重的话,笑道:“老道,你就说去不去?!不去,我找别人了!”说着就要转身。

  “先生亲至,小老儿岂有不去之理?”黄承彦刚才还是一脸的不悦,此时已是换上了一副笑脸。

  黄承彦本意只是矜持一下,让孙旭能够折节一下,学当年刘玄德三顾茅庐请他出山,日后他说出去也是脸上有光,哪想孙旭却是直接要走了。这可是难得的证道之机,如果没了,此生哪知道还有没有,若不抓住,定然悔恨终身。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