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1章 天才之间的比较_东京文娱教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对方说道,“我从业这行几十年了,遇到过很多难缠的对手,但哪怕是荷里活或者香江电影最鼎盛的那几年,都从来没有逃避过,更何况是现在呢。”

  《黑裙杀手》制片人说道:“我也非常期待藤原老师的作品,但是我也更期待,两部电影同时接受观众和影评人的审视后,究竟会得到什么样的评价,我真的很期待。”

  “藤原老师在放送界拥有不败的战绩,不久前拍摄的电影处女作《告白》也取得过全年冠军的好成绩,您会不会担心,如果要是两部电影在同一时间播出会影响您的作品的票房成绩。”

  其实这个记者有些心急了,话说得有些不好听,仿佛就是明着跟对方说,你的竞争对手很离开,你怕不怕?

  如果要是换做一个小气一点的电影人,可能就现场发飙了,甚至还可能会拿“问一个新生儿什么时候死”来类比记者的问题。但是这位制片人还算有相当的肚量,笑了笑说道:“藤原老师是个相当有能力的人,他是个天才,这也是业内公认的事实。然而……天才又不止一位,我们新电影的监督和编剧也是一位天才式的人物。”

  “山崎君也是个颇有才名的人,而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他的实质上的才华更远超他的名气。山崎君和藤原老师的人生经历很像,都是作家出身,也都是电影人。不过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件事情,不久前山崎君的新书销售量是超越了藤原老师的名作《白色巨塔》的。当然,《白色巨塔》是一部好书,只是山崎君现在作为大势新人,更加势不可挡而已。”

  制片人很不客气地说道,而记者也听得连连点头,这正是他们喜欢的采访啊。说话不必客气,狠话都放出来,措辞要够嚣张,矛盾要够激烈,这样才会有足够的噱头啊!

  山崎直树虽然有才华,关注度也够高,但是这个人的性格与藤原圭很像,在媒体和镜头面前的表现相对低调,更不会发表这一类的嚣张言论。

  像制片人这样,才是记者喜欢的好的采访对象。

  至于制片人所说的山崎直树和藤原圭很相像,也确有其事。二人都是作者,也都进入了电影圈。只是顺序有所不同,山崎直树拍过电影,因为拉不到赞助,所以去写了书。

  没想到小说大火,还获得了乱步赏,引发了关注,电影也吸引了不少投资人,所以于是又打算回到他所钟爱的电影事业上去了。

  既是作家,又是电影人,年纪相差也不大。正因为有种种这般的相似点,所以媒体和看客也开始变得喜欢将二人放在一起比较。

  而现在在舆论场上,也渐渐地有捧山崎而贬藤原的趋势。

  这看似反常识——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藤原圭的战绩越来越厚重,97年的一部电影三部电视剧又彰显了神威。地位已然固若金汤,远非山崎直树可比。

  山崎直树的确是当下最受瞩目的新人,然而他现在所获得的荣誉都是藤原圭当年获得过的。例如乱步,藤原圭有更有含金量的直木赏。而且获奖的时候更加年轻。

  但是虽然反常识,却非常符合人性。因为熟悉会增加轻蔑,随着藤原圭天才之名日益响亮,总有一些人会产生叛逆的想法“真的是天才么”、“感觉这些成绩也没什么了不起”、“时无英雄罢了”。

  而当另一位有天才之名,但是名气却没有那么响亮的人出现,一些本就不爽藤原圭的人便把山崎直树当做了攻击藤原圭的武器。

  “这才是真正的天才,他的作品的立意要比藤原圭的深刻许多!”

  “如果当初他和藤原圭同时出道,藤原圭根本不会出名!”

  “说起作品,感觉还是山崎直树更胜一筹,哈哈哈,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

  而山崎直树现如今的名气并不如藤原圭,而将一个名气并不算特别大的人挂在嘴上,说他的才华胜过某个名气极大的人,这种言论是经久不衰的谈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显得更有格调,也不失为一种装X的手段……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