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9章 造梗_东京文娱教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历一般。

  《半泽直树》在平行世界,实际上改编自直木赏获得者池井户润的小说《我们是泡沫入行组》以及《我们是泡沫花样组》。

  而池井户润本人曾是银行职工,毕业后就一直在三菱银行供职,在银行工作了十年后,从银行辞职,从事企业投资咨询外,开始进行了商业小说的写作。所以《半泽直树》的内容比起其它职业剧来说,更为真实,因为很多情节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第三集播出以后,《半泽直树》掀起了更多水花,看过的观众中不乏特别喜欢这部剧的,便向身旁的好友不遗余力地推荐这部剧,开始出现了人口相传的现象。

  一部剧也好,电影也好,影视作品的宣传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制作方花钱,铺设广告,让这部作品被更多观众知晓,吸引观众来看;

  经过第一阶段的宣传,会吸引第一批的观众前来观看,而这批观众看过后,便进入了第二阶段的宣传了。

  然而这一个阶段的宣传,却会渐渐地脱离制作方的掌控,宣传的内容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负面的。第一批的观众会在各个场合发表对这部作品的观看感受,而这群人对后续的观众数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比起专业的评论家,大部分观众更相信自己身旁的人对一部影视作品的评价,这就是自来水的力量。

  向身旁的人介绍《半泽直树》这部作品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这部剧中的部分台词也开始流行起来,最有名的一句话自然是“以牙还牙,十倍奉还”,开始频繁出现年轻人的口中,甚至出现在一些学生作文里。

  这句话在年轻人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甚至要超过几个月前,《无家可归的小孩》播出时的那句【同情我,就给我钱!】,估计会入选今年新语大赏第一名。

  不止如此,让观众们挂在嘴边的台词还有“一次失误,终生冷遇”,“银行就是晴天借伞,雨天收伞的地方”以及“上司的过错就是下属的责任,下属的功劳就是上司的功绩”这些话。

  这些台词在前几集就出现了,也是本剧的中心思想,由于这些台词触发了民众的共鸣,起到了深入人心的效果,于是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个互联网还不算发达的年代,没有什么能比流行语起到更病毒式传播的效果。

  随着这些台词越来越多地挂在人们嘴边,这部剧也越来越广为人知。

  而放送界人士自然也察觉到了这一点,当NBC和繁星台的高层听到越来越多的人把“以牙还牙,加倍奉还”一句挂在嘴上,也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

  从不久前的【同情我,就给我钱!】,再到现在的【以牙还牙,十倍奉还】,藤原圭表现出了极强的造梗能力,能将台词转换为流行语融入民众的生活当中,这是只有最顶尖的创作者才具备的能力。

  拿中国的一些明星举例就比较通俗易懂了,比如说周星驰,赵本山……

  繁星台制作局的局长感到愈发不安了,这种不安感自从上一周月九就开始了,上一周《京都恋人笔记》第二集播放,收视率降低了足足两个百分点,让人触目惊心。

  这部剧之所以被他安排在这个时段,就是为了能打垮福山台的月九剧,然而《半泽直树》越活越好,似乎根本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而他们花了大投入制作的剧,却反而越来越虚弱。

  偶像剧的第二集收视低于首集是正常现象,但是下降这么多还是让人心痛……希望第三集不要再下降了,最起码不要降这么多……

  然而又一个月九到来,第二天当收视率报告呈现在制作局局长的办公室时,局长闭上了双眼。

  这次的收视率是17.8%,又下降了百分之二……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