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1949—1950) 第十章(3)_毛泽东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

  毛泽东说:“群众对领导者真正佩服,是在通过革命实践过程对领导者有了了解之后。”那么,现在革命斗争已经取得了胜利,年轻的干部怎样才能获得威信呢

  革命的成功改变了毛泽东的政权的性质。矛盾在于随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控制日益加强,毛泽东发现他对党的控制越来越困难。与延安和内战时期一样,毛泽东还是实行个人领导制。他在几年后的一次会上说:“我们一进城,就四分五散,各管一方。”

  不久,毛泽东就抱怨说:“我在北京,差不多听不到什么,以后还要出外走走。治理一个近6亿人口的国家,毛泽东需要一个复杂的中间机构与人民群众保持联系。‘而这种机构的独立形成使毛泽东萌生出一种对国家的失控感。

  在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津津乐道中国人民将接管“中国的’,所有权力困,而所有权力已被证明是难以捉摸的东西,“人民”的范围也不易界定。1949年的毛泽东绝没有预见到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他最感震撼的是朝鲜战争的爆发。

  1950年6月炎热的一天,毛泽东在他的讲话中说,中国人民要过“两个关”。“战争一关,已经基本上过去了”〔川,他说第二个关是土地改革。第二天,他在谈到士兵转业复员的问题时再次提到这一点。就在那天之后,北朝鲜的军队进人南朝鲜。两天以后,杜鲁门发表声明表示美国决心抗击对南朝鲜的进攻,并派第七舰队保护台湾海峡。

  台湾和西藏是人民解放军唯一还没有进人的两个地区,毛泽东希望人民解放军继续向这些地区挺进(海南岛已于当年春天被解放军用两栖登陆的战术占领)。绝没有整装待发的人民解放军驻在东北边境与朝鲜接壤的地方。

  再者,从1950年春季开始,毛泽东对金日成进攻南朝鲜的计划采取赞同态度。“我们将帮助一下金日成,”他在莫斯科对斯大林说。他准备冒将中国军队投人朝鲜战争的风险,只是与莫斯科联系交涉需要时间和条件。自1948年以后,斯大林迫使毛泽东对美国采取更强硬的态度,但莫斯科不想直接卷人朝鲜战争。“给朝鲜提供帮助,对于你(中国)是可能的,”当中国军队准备人朝时斯大林对周恩来说,“不过对我们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还没有准备好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到来。”毛泽东有很好的理由进人朝鲜,但他处于复杂的形势卞,在行动之前需要有斯大林撑腰。斯大林同意金日成进攻南朝鲜,但非得毛泽东协助行动不可。’毛泽东认为朝鲜这块地方和中国一样同受日本的蹂蹭。从1945年起,这一链条上又多了一层联系:杜鲁门似乎想由此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