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0章 剧本杀_神豪UP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兄弟们猜猜今天旭哥采访谁?”

  “现在有种游戏特别火有没有?”

  “没错,就是剧本杀!”

  丁旭对着镜头道:“剧本杀行业发展至第三年,剧本杀作者成为很多人眼中低门槛、高收入的新兴职业?”

  “你问门槛有多低?”

  “只要掌握套路和模板,经过短至几天、长则数月的培训,就能快速上手。”

  “收入有多高?”

  “只要写出一套爆款本,收入百万大有人在!”

  “好奇不好奇?”

  “心动不心动?”

  “别急,今天旭哥就带你们走进剧本杀!”

  “有请资深从业者迷雾!”

  “只是媒体把头部作者的情况报道出来,正常情况下没那么多,一个本子的收入过五万就不错了。”

  迷雾是个带着眼睛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就从事剧本杀编剧,面对镜头有点腼腆道:“收到的新人投稿里90%都不是完整作品。”

  “这两年高速发展的剧本杀创作势态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市场监管缺位导致抄袭和盗版行为得不到约束,部分看重行业红利的作者,忙于跟风、蹭热点,甚至水稻之父去世的话题度都不想放过。”

  “那么综合实际收入、生存状态、入行门槛和行业生态等方面来看,剧本杀作者是当下的副业好选择吗?”

  “我只能说赚钱不易、梯队分明,新人入行需谨慎!”

  丁旭点点头,这句话很实在,任何行业只聊头部玩家都是耍流氓。

  对很多人来说,剧本杀作者显然是具有丰富想象空间的职业,身处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高收入低门槛、脱离传统的上班打卡制度、拥有强大的话语权……

  但深入了解从业者的真实状态后,会发现事实没那么简单。

  “很多人都听过剧本杀作者进账百万的案例,比如像《你好》《兵临城下》这样的爆款本,作者确实能获得50到100万的回报。”

  “一个盒装本在正常销量我估计作者的分成在1~5万之间,有时候可能没1万,超过5万就勉强可以了。”

  迷雾道:“其实主要看前期投入的时间成本,好一点的作品持续在卖,以后每个月卖多少也都是你的。就像农民种地,看你勤不勤快以及最后收成的质量如何。”

  “我的第一部作品《脑海》是盒装本,销量一般,只卖出200多套。第二部作品《自圆其说》是城限本,定价2088元,在成都展上卖了20多套。”

  “只算制作成本,不算时间成本的话,处于保本的状态。不过因为还在不断参展中,这个本子的收入并未停止,算是细水长流吧。”

  此前他一直在金融领域工作,同样是全职,但当下的收入不及从前。

  “我朋友第一部作品《马斯洛》,经过十几次的测试和修改,结合玩家反馈,大家都觉得这个本子可以当成城限去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