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9章 皇帝也吃剩嘴子?_神豪UP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绝对都是有感而发,没来故宫前被各种无脑影视剧影响,好像皇帝每天只用谈恋爱似的?

  这片区域转完,众人又回到中轴线的御道,闲着也是闲着,来到太和殿。

  “兄弟们其他不用说,旭哥就问一个事?”

  “知道太和殿里面什么才是低调的奢华吗?”

  “就是脚下的地砖!”

  说完镜头给特写,指着看似平平无奇的地砖赞叹道:“一两黄金在明初是1500斤精米的价格,清初三个县令一个月的薪酬,可在这里只是一块地砖的造价信不信?”

  “江南的土,黏而不散,粉而不沙。经过掘、运、晒、推、舂、磨、筛七道工序,露天放置整整一年,去掉土性。”

  “浸进姑苏的水,经过三级水池澄清,沉淀、过滤、晒干、踏踩、摔打六道工序,炼成稠密的泥。”

  “用木板做成模具,把泥放入,工匠赤脚踩,直到踩实为止。去掉多余的泥,用木棍磨平整,砖的另一面也要同样磨平。”

  “放置在阴凉处,阴干八个月,再经过糠草烧一个月,去除水分;片柴烧一个月,棵柴烧一个月,松枝柴烧足足四十天。”

  “工匠每天爬上窑顶,向滚烫的窑内浇水降温,冷却四五天,到出窑日子。漫长过程中,稍有不慎,整窑砖前功尽弃。”

  “出窑还只是半成品,再经过砍磨,浸桐油,每人一天只能砍磨三块。烧上年代、规格、产地、督造府、工匠名的砖,由运河北上,直达通州。”

  “最后经过官府逐一严格检查,每一块砖必有三块以上备选,没选上的全部销毁!”

  “是不是比黄金都金贵?”

  这些当然都是专业导游整理的台词,不过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确有种逼格满满的感觉,看来以后这种文化题材可以多多益善。

  随后来到旁边,太和殿中心六根盘龙金柱,围绕出一个金光闪亮的神圣空间,三四个人才能围抱起来。

  “这么粗的柱子至少要在木材外面批两层麻,抹六次灰,然后再用沥粉贴金的工艺装饰图案。全国只有金陵一家金箔厂,还保留着这项工艺。”

  “纯度金,经过多道工序,制成小片金叶,夹在用煤油熏炼成的乌金纸里,再进行两万次捶打。”

  “手工捶打六到八个小时,才能把1克黄金打成大约平方米的金箔,厚度只有万分之毫米。”

  “请把膝盖打在公屏上!”

  “你们以为这就完了?”

  “NONONO!”

  “说完脚下的砖,立的柱子,咱们再抬头看看头顶的瓦!”

  “琉璃厂听过吗?”

  “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古玩一条街。”

  “但以前可不是只卖古玩,那里是御用烧玻璃质地的工厂。”

  “给成型的瓦片上釉料,再次入窑,烧得色泽光鲜,如同琉璃。不同颜色,因为釉彩中含有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红色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