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汉景帝削藩_盘点十大帝王盛世,榜首惊呆嬴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可怜的是他连累全家被满门抄斩!为了朝廷,为了皇上忠心耿耿,竟然落到这种下场,实在让人心寒!】

  【后世有人为汉景帝辩解,说七国打着杀晁错的名义反叛,那他只要杀了晁错,七国不就没有借口再叛乱了?】

  【如果他们再不退兵,汉景帝出兵就有名正言顺的理由了!】

  【这纯粹是狡辩!】

  【你汉景帝已经提前传出来要削藩的消息了,你就没想着这些诸侯王会起兵对抗?】

  【难道他们会伸着脖子,等着你来砍头?】

  汉景帝面皮本来就漆黑,此时又有些羞赧,脸色更加显得黑红发亮。

  原本他就用这个借口安慰自己,杀晁错是为了大汉,他死的值得,可是现在被曾聚贤拆穿,脸上挂不住。

  【若不是梁王刘武和太尉周亚夫智谋无双,大汉的命运实在未可知了。】

  【等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有人为晁错鸣不平,刘启冷冷的道,杀错了!】

  【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后悔和歉疚,更没有对晁错的其余亲属,做些补偿!】

  【一个帝王竟然冷血到如此地步?他竟然没有继承汉文帝丝毫的宽厚仁德之风,实在不敢相信!】

  汉文帝看着自己的儿子,一脸的失望。

  光武帝刘秀、曹操、李世民、赵匡胤等后世帝王,都对汉景帝颇不以为然。

  嬴政皱着眉头。

  “虽然说,帝王有时候需要不择手段,但有些杀戮,能避免,还是避免的好!”

  “汉景帝这是三个月平定了诸侯之乱,没有太大的动荡,后人并没有太多的指责。”唐高宗李治道。

  “如果因此拖延几个月甚至数年,让大汉在陷入动荡不安的处境,甚至让吴王夺得政权,汉景帝就是妥妥的昏君了。”

  “其实汉景帝的做法和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完全一样。”后世的网友议论道。

  “朱允炆其实就是汉景帝的翻版。”

  “因为汉景帝这次削藩成功了,给后世人一个错觉,觉得削藩非常容易。”

  “朱允炆一上台,就迫不及待的削藩,他肯定也想成为汉景帝第二。可是没想到他最后却翻了船,连自己也下落不明。”

  “汉景帝成功了,那些所谓的专家和后人都吹嘘他英明神武。”

  “如果他失败了,他也是朱允炆的下场。”

  “虽然治理国家和战争,都有一定的侥幸成分,但是如果完全依靠侥幸,这简直就是灾难……”

  。。。。。

  “建文帝朱允炆?”

  嬴政、李世民、赵匡胤等帝王经此一提醒,顿时恍然大悟。

  只有明成祖朱棣之后的明、清等皇帝们,对这两段历史了如指掌,早已经无数次的讨论过了。

  “是啊。他俩的情形完全一样。”

  “只不过一个成功了,一个失败了!”

  “朱棣成功了,以藩王之身,夺得皇帝之位,上千年历史,这是唯一成功的一例!”

  “而正因为朱棣成功,也给了其他藩王无形的鼓励,汉王朱高煦也想照葫芦画瓢,结果却被朱瞻基轻而易举地按在地上摩擦。”

  李世民、刘秀等人望着汉景帝,心中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汉景帝的确是有些侥幸了!”

  汉景帝更是满头大汗。

  先前他只是津津有味的看着朱棣奉天靖难成功,却根本没想到,朱允炆完全是对他亦步亦趋。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