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四零章 输了输了_书生倒插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全给就全给,即使国库空虚,依旧命人在京城之中搜刮。

  李纲欲哭无泪,但还是再次直言上谏道:“金军索要的金帛,竭尽天下之财,亦无法满足,一个京城怎么会够呢?

  三镇,乃是国家的屏障,割给金军以后还怎么立国?人质?宰相可以去,亲王不能去,亲王去了天家威仪何存。

  早应派能言善辩之士,前去同金军商谈条件,分辨其中不容异议的内容。只要谈几天拖延时间,勤王大军就会到来。

  那时金军所提条款也无所谓,因为他们不得不赶快退去。届时再同他结盟,必不敢轻视我朝,如此方能长久。”

  很遗憾的是,这种事情稍微冷静一点的人都知道怎么办,不过赵桓就是不冷静的人,虽然他是年轻人,但是没有什么血性。

  李纲要请辞,赵桓不许,临阵换帅这种事情,赵桓还是知道不能做的,不过李纲在赵桓心中已经打了一个叉。

  钱在搜刮,周围的州县也是接到命令,也是大肆搜刮,而人质的事情就比较难办了,

  不过还好,康王赵构主动请缨,跟宰相张邦昌去做人质。

  张玄见到不少探子,看发型,应该是金国探子,命人打死。不过金国人既然派探子来这么远,看来是要撤退了。

  金国人在得到了金银之后,乘船离去,临走前还一把火烧了船只,放了人质回去,毕竟二十万大军都在边上,还带着这么多钱,不走?到时候只怕什么都捞不到啊!

  金军撤退之后,赵桓便处理了李纲,还有自己身边的侍卫,李纲被贬出京,后来又是一连三贬。

  而各地的勤王军也被遣回去,同时一部分勤王军的首领都被贬了,因为他们都是武官出生,带了不少人来。

  张玄上报自己带了五千人马前来勤王,实际上却是带了两万,还有一部分民壮没上报,以义士自举的名头勤王,张玄可是怕死的很。

  而种师道这个名头最大的武官,被贬为了太一宫使,

  太一宫是道宫,赵佶时代做宫使是升官,但是赵桓是和尚派,做了宫使就是被贬。

  张玄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带兵磨磨蹭蹭的回郓城去,赵桓让勤王军散去,同时有调整了一下朝廷的人员安排。

  三月份各地勤王军急忙会原地,什么封赏都没有,还贴了几个月的钱粮,

  张玄倒是没有什么事情,因为赵佶在听到金兵退去之后,就回京城了。

  回到梁山,张玄依旧注意着天下局势。

  这么大的国家,崩溃也不是一次战争的事情,而是多次的战争失败。

  首先是多年积弊,边军的力量不强,其次是灭辽时期,被守城的辽军杀了一批,之后在这一次金兵南下之中,又杀了一批。

  大离王朝的主力基本上被杀了大半,现在还剩下防御西夏的西北禁军还有一点战斗力,整个北方防线,其实已经无兵可守了,所以只能调集勤王军。

  但是大离王朝开国之处,就是担心武官夺权,所以非常小心,即使在这种时候,也是颇多掣肘。

  赵桓也知道三镇的厉害,在调整官员之后,便急忙准备人手去夺回三镇,毕竟太原,中山,河间一丢,不仅是开封,整个大离王朝的防线都丢了!

  前去营救太原的是种师中,姚古跟张灏,本来很顺利,只要三人继续稳步推进,解救太原不成问题。

  但是朝廷多次催促种师中出兵,以为种师中重兵自持,心谋不轨,种师中没有办法,功绩与忠名二选一,种师中选择了忠心,不出意外的捐躯了。

  太原一败,天下局势彻底崩溃的无法挽回,禁军已经死的差不多了,南方没有强力的军队,地方上的厢军数量又不多,并且多是老弱。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