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章 赵国_和亲侯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区,从南面来的信使,商旅也会在那休息,因此而得名。

  王健残存的记忆中也有,那里有一颗老柳树,数人环抱,过往的人不愿进入昏暗低矮的驿站,都喜欢围坐老柳树根下乘凉。

  从那里再往南走一天就已经是河阴领的地界。

  根据斥候们的回报,他们发现了一些营帐和宰杀牛羊的痕迹,生火的痕迹,不过人数不多,需要更加深入,根据现场留下的痕迹和少量足迹判断,如若还有余部,应该在靠向东南的方向。

  这就有问题,即将越界进入旁边的河阴领境内,涉及越界问题。

  而河阴属于赵国六位正卿之一的下军佐马陵公穆胜的地盘,而穆家与王家关系不好。

  因为王家背后是另一位正卿,赵国上军将、离石公吴弥,当初王烈就是作为吴弥手下亲兵将领在对西北娄烦国的战争中崛起,又在吴弥运作之下封侯,一步步获得如今地位。

  现在异人很可能在河阳与河阴交界处,或者在河阴境内,贸然搜查可能会挑起冲突。

  这就是封建国家的弊端,各自为政。

  之后王健也听到了老爹的处理方式。

  老爹很谨慎,一面派人往北去离石告知情况,以免让上军将吴弥产生他们私下联络穆氏的怀疑,又派人去往都城邯郸告知国君,希望国君来协调此事。

  王健听着都直摇头,这样下来,往返加上各方联络沟通,一个侦查至少就需要一个月,如果之间关系处理不好,双方有异议,或者拖沓一下,说不定需要更多时间。

  这还只是一次侦查而已

  就这样的效,如果真和全国一体的帝国体制下汉王朝碰一碰,那真是光着屁股坐翡翠——以卵击石。

  在当初脱离汉朝之后,为表示对汉朝的抵抗,与汉朝的不同,同时也在国内很多旧贵族军阀裹挟下,赵国恢复了春秋时的六卿制度。

  因为春秋时代的制度贵族领主治天下,对地方军阀豪强是有莫大好处的。

  于是赵国的政治制度就变成军政合一,六位正卿把持朝政,同时也是国中六军的统帅,掌握六大虎符。

  六军就是正、副上军,正、副中军,正、副下军。

  贵族们默认以正军将为执政卿执掌朝政,执政卿每隔六年换一次,到期由六位正卿会共同决定新一任的人选。

  至于当初被汉朝高祖皇帝封为赵王张氏一脉,赵国如今国君大体更像是摆设和象征。

  臣重君轻是如今赵国现状,当战争烈度减弱之后,当汉朝的威胁减小之后,中央集权必然会被削弱,这种发展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这些天王健一面每天在校场和士兵训练,提升身体强度,一边用神识关注数十米外高塔上的事,对周边局势,赵国内部的局势有了更多了解。

  而越是了解他越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靠赵国这样的封建制国家军队去抵挡汉朝大军是几乎不可能的,无论是执行效率还是地方配合能力,亦或是对军队的调配都远不及汉帝国。

  这让他有了一种深深的危机感,也更加明白老爹的担心。

  如果汉朝真的准备东进,那局面将是绝望的,王健意识到,如果要自保,如果接下来的日子想好过,必须想想其它办法,从别的地方破局。

  要怎么办呢?他一时间也没有办法,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远远没办法影响任何局势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