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七章_七十年代美好生活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了,都是按照最低标准交公粮,分配下来的粮食也是不够吃的,只能捱到年底家家户户吃稀的。

  今年那两个生产队的粮食收成格外少,想来是走投无路,好几户合起伙儿来打了第一生产队的注意。

  可现在没人晚上看着粮食,就这样让人家给偷拿了,也抓不出什么凭据来,谁让各家粮食都长成一个样儿,也不是说第一生产队的粮食上头都写着名字。

  各家各户都在忙着秋日打收,哪怕是生产队长,谁会放下自家手里的伙计帮你们家去跟人家争粮食?

  说是不一个生产队的,可不还是一个村儿里住着,都抬头不见低头见,谁能抹开那个面子。

  说白了,就是老沈家自己在外头惹了人家,不然凭啥人家想偷拿粮食,谁家的不拿,偏拿老沈家的,还只拿老沈家的?

  胡春花觉得自己吃了一个瘪,还是吃完了没地方撒气的那种。

  她总不能拉着她家小儿子在田里骂给别人家听吧?

  儿子不争气啊。

  沈家的粮食被拿走大半,自然是没法子按照数量完成每年上缴的公粮了。最后在第一生产队上交公粮的时候,生产队长沈铁民很无奈地把这个情况说给了公社领导。

  公社领导就算再通融,也没办法当众给他们家开后门儿,只能安慰几句,然后正常让他按照规章制度,给自己家的人扣工分儿,差了多少任务粮就扣多少出去。

  沈铁民就是再不乐意,也不敢明目张胆徇私枉法。

  得,老沈家这一年本就没拿多少工分儿,反倒是最后交收了,扣了那么多分数。

  以至于全家在最后了领粮食的时候,只按照规矩拿到了极少的一部分。

  仔细算一算,沈家老两口、沈铁民小两口儿和一个儿子再算上沈家的一个闺女、一个小儿子还有知青朱经纬,一共八口人,才能领了不到不到平日里一半的粮食,还是以粗粮居多,白面粉压根儿是一两都没拿到。

  仔细算算,这么些吃的,就算是顿顿吃稀,也就只能吃到过年。

  那老沈家一家人可咋活啊!

  胡春花觉得不行就借粮食吧,反正今年队上丰收,各界各户估计粮食都富裕,有的劳动力多的、干活儿干得好的,家里头估计还有的是富裕粮。

  挨家挨户敲门去借点儿呗,明年收的多了就慢慢还上。

  可是,大罗村儿里大部分的人家都是经历过饥荒年代的,今年大丰收,没准儿明年就闹灾荒,现在是粮食多了,堆在仓库里,保不齐明年就没了粮食,这就是救命的东西。

  别说是胡春花借,就是沈铁民亲自来借都坚决不借。

  敲了几家的门,碰了几次壁,胡春花就开始扯着嗓子大声骂,都是乡里乡亲的,咋就这么冷血,连救命粮食都不给,这是要眼睁睁看着一家子饿死他们才开心?

  胡春花嗓门儿大,隔着几户人家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