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九十二章 正教_圣仙王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仔细一看,金卷上面叙述了百圣太庙以圣道之名义立正教的意义。

  “儒教?”皇极圣人微微诧异,“这就是我百圣太庙准备要立起来的正教?”

  “不错,这不是早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吗?”真鉴圣人呵呵一笑,百圣太庙这些年来传播圣道,虽然没有明确的立大教,但是所行之事,无不以关乎天下儒生兴衰。

  “圣道之下,只有一个正教!”真鉴圣人又道。

  “那么地方上那些教派怎么办?”皇极圣人微微一愣。

  “你说要怎么办?”真鉴圣人似笑非笑。

  皇极圣人思索了一会,断然道:“取缔并非上策,自然是要吸纳过来,为己所用,而且其存在,只能约束在自己画的圈圈里边,不能逾越!”

  真鉴圣人点点头,哈哈一笑:“不错,咱们太道圣庙掌握圣道,地位尊崇,一言一行,高屋建瓴,其他教派不敢不从!”

  “具体如何做法?”

  “祭告天地人,立儒教为正教,圣道之下,只有唯一的正教,其他教派,不得以教为名,须得降格称门,正教之下,允许百门共存,共传圣道!”真鉴圣人严肃道。

  “妙!”

  皇极圣人眼神微微一亮,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百圣太庙若是这么一规定,皇朝十二洲乱七八糟的教派,莫敢不从,哪个不从,哪个就是旁门左道!

  百圣太庙建立四百余年,主持圣道权柄,这可不是吹嘘的,而是实实在在的。百圣太庙有那个威望和实力,为天下道统、教门订立规矩。

  “今日适逢其会,且将诸位圣人和宗师召集过来,就这个问题好好商量个章程出来吧!”真鉴圣人招手,叫来弟子,吩咐召集圣人和宗师。

  翌日正午,真知求鉴石塔顶层,十位圣人亲临,一百二十八位宗师从十二洲各地赶来,齐聚于石塔。

  吕杨从东来国赶回神都,在石塔中参与商讨。

  吕杨没有想到,真鉴圣人的提议竟然是这样,不禁有些愕然。

  他原先提议在焰州建立取教,原本是要分圣道的气运,没有想到事隔几年,百圣太庙后发制人,要弄出这么一个规矩,将天下所有教派都圈在一个圈圈内。

  按照百圣太庙的意思,它将“儒教”扶上正教的宝座,其他传播圣道的教派只能降格称“门”,连旁教都称不上。至于天人武道等等道统的教派,估计只能混一个“外教”,或者叫旁门左道。

  文帝杨文思作为新晋的圣人,自然也参与了商讨,他的心思最为复杂,立正教这件事,确实如吕杨所说,在某种程度上是撇开朝堂和他的杨家单干,若是任由发展,将来朝堂对百圣太庙的制约将越来越小。

  一连商讨了三天,隆运七年八月初八日,百圣太庙联合朝廷下发圣旨,宣布百圣太庙于九月初九重阳日于百圣太庙立“儒教”为圣道之下唯一正教,其他教派,不得以教为名,须得降格称门,正教之下,允许百门共存,共传圣道!

  这道旨意不到一天时间即刻传达十二洲境内,各地衙门张贴金榜通告,宇内接闻。

  一时间天下轰传,千万读书人震动,有的大赞,有的惊愕,还有的冷眼旁观不以为然。皇朝天下,几乎所有读书人都在谈论百圣太庙立正教背后的猫腻以及影响。

  十二洲境内,一些机灵的学社,竟然第二天便将学社改为门,譬如神都的浩然学社,第一时间改为浩然门,社员还唯恐天下不知,印刷了两万丈宣传单,传播到神都每一个大街小巷,闹得人尽皆知。

  浩然门一时之间出尽了风头,拉拢了不少年轻的新晋儒者加入了浩然门。

  皇朝十二洲各地,一些学社或者团体,纷纷改了名字,一时之间,各地如雨后春笋涌现出了三百多个门派。

  正教未立,教下百门却争先恐后蜂拥景从,响应之迅速,不禁让天下人目瞪口呆。

  ……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