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学_圣仙王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有所思的表情,旁边的大宗师则捋着花白的胡须点点头,似乎亦份外欣赏。

  文帝笑道:“这吕卿还真是不简单,每每都能写出发人深省的东西来,这大学之道确实是言之有理!”

  “圣上,那吕杨确实是天下少有之天才,你们看这两段,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

  “这很契合咱们圣道中人的修行之本,语言凝练,表达清楚全面,这样的功力可不多见,现在咱们很多大儒著书立说,也不过如此!”一位大宗师笑道。

  其他大宗师纷纷点头,颇为赞同。

  吕杨继续书写,每写完一段都将之挑上半空,悬在大堂中,让人观瞻,吕杨的五皇浩然气本就不凡,虽然其色苍白,但是毫芒隐隐显五色,和其他儒生的浩然正气一比,确实很出众。

  二十七名儒生各显神通,一段段圣道文字在大堂上空悬浮,一时间蔚然浩荡。

  只见吕杨的头上,又飞出几段文字,大堂四周回廊上静静观看的宗师、大儒们抬头观看,有的已经禁不住张嘴小声念出声音来。

  “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

  一位宗师读罢,一时间竟然不能自己。这每一段都可以说是至理名言,为读书人之追求和理想,吕杨确实再次写出了言之有物的篇章来。

  其实,吕杨书写的是《大学》,“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

  吕杨毕竟是圣道中人,平日里最主要的功课就是养气、修业。

  随着圣道道业的精进,吕杨越发感觉到“正心”之妙。所以,闲暇的时候,他就有意无意的开始“诚意”、“正心”、“修身”。

  这无疑正契合《大学》提出的思想,有时候,吕杨不禁感慨,一些做人的道理和观念无论是在哪个世界,哪个时代,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譬如说这《大学》里面提倡的大学之道。

  《大学》分别解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理。

  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亲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

  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