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六章 六韬_圣仙王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时候,皇朝的读书人这般不凡,连统兵御敌也成了他们的必修课。

  似乎圣道六艺,就没有什么是不包括在内的,圣道弟子还真是命苦,竟然需要修习这么多的技艺,这可比商人、工匠、农民等等阶级的人要学更多的东西,无怪乎读书人能够处在社会阶层的上端,这也是有原因的。

  对于这一门御艺比试,吕杨早就有了筹划。不就是统兵御敌之述论吗?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便是一部五千年的战争史,从黄帝大战蚩尤,到两次世界大战,多少战争让华夏炎黄子孙饱受战争的摧残和洗礼,但是坚强的华夏民族依然从战争的满目疮痍中一次次重新站立起来,一次次创造更加辉煌的文明。

  春秋秦汉,隋唐宋明,哪一个时代没有杰出的英雄和战役?

  唰唰唰……

  下笔千言,吕杨书写的是自己早就酝酿好的兵书《吕氏六韬》。

  没错,这是以自己的姓氏命名的兵书,不是吕杨狂妄,而是吕杨有这个底气,为了区区御艺院比,吕杨要当众书写一部兵书。

  在吕杨看来,在场的儒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这么疯狂。参加院比的儒生小的只有十三四岁,大的不过二十来岁,能有多少见识?估计大多数的儒生只能在历代宗师、圣人书写的兵书典籍中摘要几句统兵至理,然后加以阐述,绝不会有小小儒生不自量力,撰写兵书,独立著述!

  《吕氏六韬》分别以文、武、龙、虎、豹、犬为标题,各为一卷,共六十一篇,近二万字。吕杨早就在决定报名六艺之后开始甄选著述,如今当场写来,一书而就。

  四个小时不到,两万字不到的《吕氏六韬》便以书写出来,字字如同模子般印刷出来,全都是宋体字,方方正正,一目了然。

  别人一般只写近千字,但是吕杨写了近两万字,衣袖一挥,锦绣气凝聚的文字飞起,悬在身前,洋洋洒洒,六十一篇,均是锦绣文章。

  “攻伐之道奈何?势因敌之动,变生于两阵之间,奇正发于无穷之源。故至事不语,用兵不言。且事之至者,其言不是听也。兵之用者,其状不定见也。倏而往,忽而来,能独专不制者,兵也。”

  “故善战者,不待张军。善除患者,理于未生。善胜敌者,胜于无形。上战与无战。故争胜于白刃之前者,非良将也。设备于已失之后者,非上圣也。智与众同,非国师也;技与众同,非国工也。”

  六艺院比,到场进行考核的均是书院最德高望重的儒师,譬如院主,各大院监以及各大儒、鸿儒和宗师。他们的眼睛贼毒,什么好,什么不好,均能一眼分辩。

  寿阳公主作为全权负责荒州六艺大比事宜的天家代表,自然也要到场。她看了一眼儒生们写好的兵论,一开始摇头,绝大多数儒生写的都没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