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乐章 森林的动物告诉我(10):重现(二合一)_旧日音乐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旁,单手在钢琴上落键,奏出精妙流动的即兴华彩,与露娜手中吉他“伊利里安”的声响、夜莺小姐的轻哼交织在一起。鹝

  于是当下的场景,愈加与当年的历史一幕有相似性了。

  “《前奏曲》……”

  “《前奏曲》……”

  “曾于此处进行二重奏试演,后又开启新历875年‘唤醒之咏’的《前奏曲》……”

  墙壁碾动,云朵分离,旧伤作痛,乐器的声孔呈现出最具灵性的收张状态。

  站于钢琴前的范宁,左手仍在键盘上翩跹落指,而他整个人仰身抬头,望向了开裂漏水的厅堂天花板。

  楼外场景在穿梭褪色,高空的鸟鸣声在析出、沉降。鹝

  莫名的老旧光线透过裂缝渗入,灵感和思绪越升越高,鸟鸣声在范宁脑海中自动转成了过往那两道钢琴和吉他的声音,又再一步变化为了配器组中更为原始的音色。

  在已经变得稀薄而相对整齐的鸟鸣声中,他听到了一条由半音阶构成的单旋律,其更多地呈现出了长笛的音色特点。

  旋律调性模糊,昏昏沉沉,带着十足不稳定的游移感,仿佛画布上刻描得并不十分鲜明的线条,直至后段才暗示了可能的指向,简单地在E大调的几个支柱音符上停留了片刻。

  “这是……”范宁眉头皱了起来。

  很快,近似长笛的音色就融入了暧昧如天鹅绒般的圆号与木管声中,并带出了一长串竖琴的全音阶滑奏。

  弦乐组分声部奏出挑逗似的轻柔震音,色彩纤丽而细腻。

  春光明媚,风清日暖,天光云影亮堂一片,令人昏昏欲睡。鹝

  “《前奏曲》?……”

  “这是前世印象主义大师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前奏曲》!那首与我曾演绎过的《大海》齐名的印象主义管弦乐作品!!”

  “维埃恩居然‘写出’了一首《牧神午后前奏曲》?这就是新历875年的‘唤醒之咏’,这就是他实现的‘唤醒之咏’?难怪他一个精研于西大陆宗教音乐的管风琴师,竟然可以以迥然不同的风格唤醒南国的另外一位正神;难怪据吕克特大师回忆,当时乐评界有一些声音说其音响效果过于激进超前……”

  范宁惊得连四肢百骸都颤动起来,左手指尖下的华彩戛然而止。

  没几秒,露娜的弹奏和安的哼唱也相继中断。

  蜡烛熄灭,青烟飘散,音乐消逝在稀薄的空气之中。

  “啾啾啾啾……”“叽叽,叽叽,布谷,布谷……”鹝

  耀质精华带来的无暇冰霜已从破窗上融化,世界恢复了鸟声如瀑。

  “荒”的违和感消退了,“钥”还似乎保持着较高的强度,墙壁的裂缝在游弋,房门在扇动,伸入楼宇内的树木枝桠打着颤。

  “可是维埃恩无论如何都不像是一位‘穿越者’啊?……”范宁重新背上露娜递来的吉他,陷入了绵绵的思索之中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