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2章天意_大秦工程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嬴政赶忙回答:

  “绰绰有余,多谢校尉,我这便告辞了!”

  赵高却感到有些意外,这不是来要纸的制法吗?

  这制法还没要到大王就这样走了?

  这可不是大王的性格……

  不过嬴政说走他赵高又哪敢说什么,应了声赶忙就跟在后头上马跟着。

  出了兵营后赵高才敢问:

  “大王,我等便这么走了么?”

  “那制法……”

  赵高其实也有些私心,他自己便酷爱书法甚至是名震一方的书法家。

  往常若要展现下书法都要在丝帛上写,便是赵高也觉得肉痛。

  若是知道那纸的制法……

  可嬴政却在马车里打断赵高的话:

  “你懂什么?”

  “此乃天意,我等不得胡乱干扰!”

  “此行不得与任何人说起,明白吗?”

  赵高与一众亲卫赶忙应声。

  赵高心下越发不解,只是纸的制法而已,如何又会是天意了?

  然而赵高又哪敢多问,一路瞎猜也猜不出个所以然来。

  而沈兵这边就爽了,军营里旦凡需要什么,沈兵就大手一挥“买”。

  拿什么买?

  要酒要粮乃至所有东西便只需给几张纸就行了。

  纸一旦值钱而且价格还很稳定一张能值十钱,那么它实际上就是硬通货相当于钱……这或许是最原始的纸币,没有任何图案也不需防伪的纸币。

  所以沈兵要钱干嘛?那堆在校尉府里的纸可不就是钱吗?

  直到这时,沈兵才有机会静下心来翻看水军名册。

  古时军队大多以将、部、曲编制。

  最高统帅是大将军或者也称上将军,比如王翦,作战的总指挥。

  上将军下便有几个副将、裨将,也称将军,比如杨端和。

  将军之下再分几个部,部下再分几曲。

  一部一校尉,比如水军校尉沈兵。

  一曲一军候,沈兵手下就有两名军候。

  一个校尉通常指挥一万人,一万人往往需要五名军候备用。

  这五名军候并非规定好带某某部队,他们平时是校尉的助手,如需要分兵作战时才临时分配指挥任务。

  比如沈兵置下有三千水兵,就只需要两名军候就够了。

  战时若需分兵作战将三千人分为两队,一队一千另一队两千。

  一千人这队没什么问题,二五百主就可以独立解决指挥问题。

  但两千人这队又如何指挥如何统一步调?

  临时指定其中一名二五百主?

  那这名二五百主便要指挥自己千人队又要指挥总体战略,难免手忙脚乱职责不清,另外还有两名二五百主互相不服的问题。

  此时若是派出一名军候指挥这支两千人的队伍作战便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了。

  沈兵置下的两名军候一名叫李笺(jiān)一名叫陈端。

  这两人是沈兵根据其训练表现指定的,皆为魏国贵族子弟。

  其实沈兵也想从平民百姓或普通士伍中挑几个人出来任军候,但结果却让沈兵失望。

  王候将相的确不是天生,但却是教育出来的。

  这时代可不像人人都受教育的现代,普通百姓除了极少数一部份人外连受教育的机会都没有。

  而那些没受过教育甚至连字都不识几个的人显然不太适合指挥部队。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