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六十二章 未来_伐清16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曾经的卫所一样。只能说,若是排除人性的险恶和权力带来的诱惑,很多制度在理论上是可行,还十分美好,令人向往。

  可问题是,在此之前,全国的缙绅地主都得死完,至少一二十年,这个制度是可以保持下去。钱谦益可不愿意看到这些。

  王夫之听了,其实也觉得钱谦益说得有道理,他想起了历史上的东周列国时期,那似乎就是一个有着制衡的时期,相对而言,确实要比如今要宽松得多。

  不过,王夫之对孙可望的信任,并没有那么容易消失,这可是五年的默许和支持:

  “国主又不是鞑子,不会不让人说话的,也不会让人不敢说话。只有鞑子那种,愚昧,落后,残暴,野蛮,靠着压迫和谎言,生怕别人揭它老底,说出它的丑事,它又无法掩盖,难以辨解的蛮夷,才会不让人说话。它们说出的话都是假的,做的事远没有自己说得那么好,自然怕被拆穿。”

  “可而农你要的是自由,不是能说一点,偷偷的说一点,你要的可是可以肆无忌惮地说,而且有人听,有人行动,有人改变。”钱谦益又道。

  他这几个月和王夫之聊了许多,对对方的一些事情和想法十分了解。钱谦益甚至还亲自去看过对方讲学,更是看到了以书院也主体的议政理论,大为惊奇之下,有些他也觉得有点意思,所以他才觉得王夫之是个怪才,毕竟当年科举没考过,算不得什么天才。

  而且,其实钱谦益也是认认真真思考过的——泱泱大明亿万人口,疆土千里,如何能让区区十几万丁口的满夷小族给灭了?

  钱谦益翻遍了史书,最终似乎找到了答案——国君失德,地方无力。这也是他如今想法的根源。

  “可是咱们不过一介书生,手中无兵无权,能改变什么呢?”那些话说到了王夫之的心坎里面,他似乎逐渐被说动了,古往今来,又有哪个皇帝可以避免如此呢?

  “事在人为,如今江南大部都完好无损保存下来了,只要咱们的根基还在,便能做些事情。”钱谦益笑着看向了王夫之,“不要被一时的花言巧语给骗了,孙可望如何,还得看他以后做了什么,论人论迹不论心。论心,那不就是你愿意相信什么就是什么咯,那老夫也不必多费口舌了。”

  “能做什么事?”王夫之想了想,忽然喃喃自问道:“鞑子没了,我还能为大明的未来做什么?”

  这几个月,各地均已安靖,孙可望,李定国,郑成功,刘文秀,李来亨等人都已经完成了各自的整军工作,该收编的收编,该安置营庄军户的,安置营庄军户,五家在关内两京一十二省搞出了七十万大军之后,所谓的南京大会,才正式确立要召开。

  毕竟,要是手里没有足够的兵马,这个会,恐怕开得就不如意了,这倒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