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飞机的问题(下)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天兵在1917更多支持!

  李晓峰的慷慨陈词有作用吗?只能说有一定的作用,引进b17的项目暂时是保住了,但是第一批签订的订单被大大裁剪,从最开始的意向一百架订单,削减为50架,至于后面的全套国产化计划,暂时是被搁置了,按照军委会议的决议,究竟是不是国产化,还要看装备b17之后的部队的反映。

  在削减b17采购数量的同时,图波列夫设计的刚刚获得sb2代号的快速轰炸机却被大量采购,总装备部一次性就下达了300架的订单,而且这还是第一批,后面还有第二批第三批订单,如果不是工业能力有限,伏罗希洛夫都有心一口气来一千架。

  不光是大量采购sb2,连还在原型机制造阶段的pe1俯冲轰炸机也一口气被定购了一百架。说实话,李晓峰都觉得这太疯狂了,pe1性能究竟怎么样谁还不知道,甚至能不能完成试飞都不知道,这就给一百架订单。尼玛,刚才托洛茨基还在哭穷5顶5点5小5说,,一转眼就开始败家了。

  那么pe1究竟是一架什么的样的俯冲轰炸机呢?从机头看,倒是很传统,但是后半截机身瘦得跟电线杆一样,乍一看很像是蜻蜓。总而言之,这是一种很丑的飞行器。至少李晓峰看到绘图板上的pe1时,很难相信这是一架俯冲轰炸机。相反他更像是一架传统的单发水平轰炸机。

  从风洞吹风的结果看。pe1有较快的速度。使用960马力的12ycrs发动机时,最大速度可以达到430千米每小时。不过同时也要看到,pe1装甲防护有点脆弱,空重“才”吨,最大载弹量也不过是500公斤,而且这还是加强了结构的海军舰载型,陆基型号用某种话来说,单薄得就像一张纸。

  总而言之。这是一架为了提高速度,尽可能减少结构重量的“快速轰炸机”。不得不说,这个年头,加快速度在红色空军上层还是很有市场的,比如说sb2,比如说这个在绘图板上的pe1,都是那种速度比当时战斗机都要快的轰炸机。

  大概是红军高层认为,避免轰炸机被击落的最好办法就是飞得比战斗机还快,让敌人追都追不上才好。讲心里话,这种设计思想让李晓峰很是无语。飞得再快但是完不成基本任务有啥用?比如说这个pe1,速度确实不错。但是俯冲轰炸能力究竟怎么样就很不好说了,反正在李晓峰看来,那单薄的机身在俯冲结束拉起的时候十有会散架。

  不过当时佩特利亚科夫对他设计中采用的反向螺纹交织最短线机体结构是十分自信的,他认为这种结构

  请收藏:https://m.c1rp.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